2楼说的,我认为属于消费层级的问题大于实际质量问题。认受度低的换高的,小车换大车,大家都想要消费升级,而不是消费降级。
跟你说养护成本,你又跟我说其他成本。跟你说增程增程要同时考虑和承担油车燃油系统养护成本和电车电池损耗养护成本,你又跟我说时代的选择市场的选择。什么成本什么选择,也改变不了增程同时使用两套系统的事实。我只是一个车主,不管你什么选择,我只从自己的需求考虑。现在很多人只考虑买车不考虑养车,两套系统的养护成本没想到还能这样洗?时代的选择,市场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那就等你去埋单吧。
更换电池不是养护成本是什么成本?什么时间,什么温度,什么焦虑,你看看你说了什么?再说,增程就以理想为例,同等里程下,电池更小循环次数更多,就需要更早更换。没错,小电池更换费用也比纯电的大电池便宜。但别忘了,理想还百公里8升的95油呢,所谓的增程养护成本高,哪里有问题呢?
增程又不是什么高新技术,有什么不了解的。燃油系统保养,又不是只有里程一个维度决定的。时间维度也是一个决定因素,时间到了也要保养。那增程比纯电也多了一个养护成本。增程比燃油,可能也就一个变速箱油,那变速箱油一般都是6到8万公里一换,这又比纯油没省多少。关键是,纯油不用考虑电池损耗更换啊,这个增程又要考虑。那所以说,无论增程跟纯电比还是纯油比,总体养护成本都是增加了,哪里有问题了?
powersupport的手机壳用过,但是给我留下极其差的印象。在iphone4的时候,已经有这个所谓的日本品牌(具体是不是真的日本品牌不确定)。那时候一个清水硬壳的价格跟现在一样,也是一百过半,但是在拆装两三次之后,整个壳就开始松动,并会发出异响。没错,就是用手压背面(足以是背面不是边框)某一个位置,就会发出吱吱吱的响声,让人捉狂。从此以后,就没用过这个牌子了,且对这个牌子毫无好感。
说了什么多,道理就那么简单:新车除了这个4000转会抖,还有哪车4000转会抖的?38很多自购新车都直接上赛道的。但凡多找一台新车出来4000转会抖的,那就是38找事。如果其他车都没有这个4000会抖的问题,那就是主机厂的问题。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