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其实中原王朝的兵员素质有一个逐渐没落的过程,汉代已有端倪,到了宋代简直烂得提不起来了。雷海宗提到了尚武精神丧失的问题,钱穆提到了兵源、兵制的问题。至于经济的高度发达,我“猜”也只是生产力(科技)发展的必然,非宋之“功”。历史上任何一个百年以上的朝代,立国之初哪一个不是休养生息,而后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当时百姓带来的福利往往是短暂的,知识分子迅速腐败,大肆兼并土地,搜刮民脂,直至民不聊生,烽烟四起,这是大宋朝也逃不了的窠臼。否则,王荆公也无须变法了。所以我觉得,经济固然重要,若说多大程度上惠及了下层百姓,这是值的商榷的。不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乎?说到宋代的文化。成就最大的苏子瞻,被整天贬来贬去一直贬到海南岛,要不是他的乐天性格,怕不是早已自我了断;辛稼轩要不是只被当做招牌使调来调去(恐怕也是提防军事才能),他的文学成就也不会那么高。反观军事成就高的岳鹏举,除了那首《满江红》,还留下了什么?
若论经济发达,大清朝比大宋朝也不遑多让,知识分子还不是被治得服服帖帖、唯唯诺诺?还不是给八国联军、甲午一战打回原形?爱读历史是好的,也要勤思考。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军阀混战,宋太祖之前已有四位和他同样遭遇的黄袍加身的,只要不能为军阀们所用,立刻宰掉换个听话的。于是,宋代立国既有一种先天的恐惧心理,生怕历史重演,反应在政策上就是重文抑武,朝廷数次收缴民间兵器,离谱到连农具都要收缴的地步,因此宋代就成了一个先天的弱鸡朝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文化经济发达又怎样?看看隔壁高丽国和小本子……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