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价
精选好价
全部好价
优惠券
白菜
社区
好文
资讯
众测
笔记
海淘
海淘导航
淘遍世界
攻略文章
百科
商品百科
品牌导航
商家导航
更多
值友福利
金融
汽车
旅游
品类导航
专题汇总
招聘专区
集团官网
商业合作
爆料投稿
好价爆料
写篇文章
视频上传
提报百科
创作活动
条新消息
条新评论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我的关注
我的文章
我的爆料
我的笔记
我的视频
我的百科
我的评论
我的众测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退出登录
个人主页
木有灵魂
+
关注
上班学习木有灵魂,吃喝玩乐一腔热血 VX:444253025
首席生活家
・
旅游领域作者
社区达人榜TOP.25
・
注册9周年
・
签到3143天
IP属地:上海
芝麻信用评估
授权
后可查看具体分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首页
爆料 3
文章 215
笔记 221
评论 7557
重度使用3个月,为什么这是今年最好的非入耳耳机
开门见山,3个月重度使用Airpods4,虽然有一个很多评测没有提到的硬伤,但我确认这是今年最好的非入耳耳机,接近完美。大概是双十一左右通过万能的夕夕入手,1199的价格还是比较香的,但也显得大概半年前入手Airpods3的我像个大冤种。尽管如此,作为非入耳耳机的死忠拥趸,在看到Airpods4的介绍后,我就一拍大腿——买亏了,必须换新。重度使用~3个月、每天起码3小时使用,陪我走过中国和世界,我确信,Airpods4就是目前能买到最强的非入耳耳机,虽然有一个很多人避而不提的硬伤,但整体是断代领先的。先说BUG因为这代耳机盒在3代基础上持续瘦身,差不多横向宽度又压缩了15%,在更轻巧便携的同时,一个对我日常使用比较大的困扰是,用单手直接把耳机从耳机盒取出来变难了,因为双指的发力空间被压缩了,且不少人有类似的反馈。与其相比,我宁可维持原先的宽度。再说优点几个跨越性的体验提升1. 毫无疑问,在非入耳耳机里几乎最好的降噪效果,强到在嘈杂的经济舱能瞬间消音,超出我对非入耳耳机的期待。虽然有部分高频噪音会逃逸,但整体来说是超越所有竞品的存在2. type-C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接口,相比之前还是要通过无线充电或者lightning解决续航,从而给出差带来额外负担,目前的type-C就只需要一根线搞定全家,清清爽爽3. 其他的当然也有提升,包括续航、耳机盒的交互等等,但属于预期范围内的,不做赘述总的来说,全球顶级的降噪,统一接口,其实已经值得你掏钱了,基本上Airpods4用到退休应该无压力,而iOS和安卓都可以适配得相当不错。如果你确实刚需一个多场景尤其是打工耳机,买买买,别犹豫。
1
+1
10
9
5
2024-12-26
贵200块的徕芬旗舰款,升级了寂寞?
之前因为对高速吹风机和平替戴森的概念特别感兴趣,我剁手了徕芬的中端吹风机SE,整体测试下来就是一个字——好用。虽然说,和3000的戴森相比,其实还差着不少体验,但毕竟是300多的平价款,无论是造型设计还是功能,都已经让我挺惊喜的。坏就坏在,老婆大人也觉得很惊喜,并迅速在一个月后征用了。于是最近又蹲了个好价,不到500入手了徕芬所谓的顶配——LF03。作为高端款,其实徕芬的刀法和中端对比差距不大,只有在材质、电机和配件上有一些区分度,这200的差价值不值呢?对男性用户来说,我觉得完全可以考虑只买SE。1.外观设计上,LF03相比SE多了更偏向金属材质的外观设计,SE用的是磨砂塑料外壳,整体马卡龙色其实质感不错,不会觉得廉价;LF03的金属光泽当然好看,但提升不大2.电机上,为了和旗舰款区分,特意限制了转速,本质上也就是压低了高速吹风机的风力,但11万vs10.5万转,坦白说差别不大,几乎没有体感3.配件上,刀法砍掉了磁吸风嘴,可能对于女生的一些发型造型会有影响,但说实话普通用户几乎是无体感的,毕竟频率和造型需求不强总体来说,LF03和SE的差价确实也不大,而且体验肯定是升级的,但徕芬的刀法确实也比较温柔,没有大刀阔斧砍出梯度,所以如果是我这样的普通用户,SE性价比确实高。
2
+1
3
1
0
2024-12-25
户外优衣库还是始祖鸟平替?逛完日本montbell真实体感
如题,一年去日本出差大概小10次,每次和朋友聊天的时候都被安利Montbell,这个好奇心也就种下了。说实话,在网上看反馈,其实褒贬不一。有人说是始祖鸟平替,无论是功能性还是设计都非常不错;也有人调侃其实就是个户外版的优衣库,东西说不上有什么特色,营销风很大。趁着这次去大阪和神户见客户,抽空跑了一趟线下店,看过摸过试过,最后也不能免俗给家里亲戚老人带了几件羽绒服,真实感受如下:1. 户外的底子还是在的,无论是羽绒服还是冲锋衣,在参数上包括一些科技的使用上称得上可圈可点。知名的雨舞者冲锋衣确实数据还不错,可惜实在是没需求。2. 在设计和剪裁上有点一言难尽,剪裁应该是优点,比较适合东亚人的体型,无论是我这种正常身材还是家里老人这种有点儿胖的,都觉得穿上以后很贴合。设计上颜色确实很丰富,户外品牌也能理解,但很多大热款其实是我驾驭不了的。3. 性价比这块感觉一些冲锋衣硬壳其实还不错,羽绒服说实话见仁见智,其实一些国产的小品牌做的可能会更极致。举个例子,给爸妈买的这件800蓬带goretex windstopper科技的带帽羽绒服,大概90%鹅绒充绒量120克,日本价格换算过来大概是1000人民币出头。但国内打完折也要1600,所以原产地性价比还是在的。4. 店里是真热闹,不仅仅是旅游人士或者代购,很多本地人也会来买,也导致很多热门产品的货码不是很全。需要注意的是大阪只有难波的那家店可以退税,其他店都无法免税。客观总结一下,montbell确实在剪裁、用料上算是优秀的,同时整体的设计感也和近年热门的都市户外风比较契合,性价比上应该称不上优衣库的水平,设计感包括品牌肯定也够不上鸟的水位,只能说相比鸟更实惠,日本相比国内买性价比高很多。换个角度,可能也是近年国产户外品牌“消费升级”,反而显得这个进口牌子越来越有性价比了。如果刚好去日本旅行或者出差,想给自己或者家里人买个礼物啥的,又或者当地实穿需要,还是可以考虑的。
4
+1
38
71
55
2024-12-24
坏了,夕夕抢的Airpods4,怎么从华强北发过来了
标题党一下,夕夕抢了券1199的Airpods4,一看居然是福田过来的,小慌了一下,但夕夕应该还是靠谱的,于是给大家开个新鲜的箱。作为才买了Airpods3的人,本来计划是好歹用它2年再说,结果一看Airpods4主动降噪+typeC强得可怕,瞬间倒戈。夕夕也是真的给力,入手后说下直观感受:基本上是不喜欢入耳式用户完美的选择,但体积越做越小带来了使用上的小bug。外观和交互和Airpod3做个对比,整体又小了一截,这个体积削减算是蛮厉害的了。取消了可见灯和唯一一个连接按钮,开盒充电环节下才能看到呼吸灯,连接靠手敲,实测没有物理按键好用。耳机本体和3基本没差别,还是熟悉的味道。音质和降噪音质和3讲真差别不大,感觉低频稍微强大了一丢丢,反正在蓝牙耳机里已经相当高配了。空间音频之前就有,重点说下降噪。主动降噪确实是最大惊喜,即使不是入耳式,也能做到Airpods pro差不多8-9成功力,对着高架基本漏音都很少。续航和充电官方也提到了续航上些许提升,感觉如实。充电上C口就是良心科技,终于不用带那根lightning线了。无线充电也很方便,现在基本都是无线随手一充,满电复活。一个使用上的bug因为盒子小了,耳机间距小了,直观体验就是耳机取出难度变高了,需要用巧劲。其实我不缺哪点空间,但每次取耳机变麻烦了,这个算是一个bug吧总结一下,虽然因为体积削减取出有点小bug,但瑕不掩瑜,主动降噪体验超棒,佩戴也很舒服,音质续航一如既往,基本上可以说是当前非入耳最强蓝牙耳塞了,刚需的朋友,蹲个夕夕或者未来双11,冲吧。
5
+1
5
4
4
2024-10-11
真人工智能真能帮人干活,这电纸书压泡面可惜了
我曾经有一台kindle,一台完美的泡面伴侣。煮面的时候压得稳当,吃面的时候还能看看东西。但科技的魅力在于,曾经不太能用起来的电纸书,在技术的创新下也能打开新局面。作为一个互联网996十年老兵,最近开始重度使用汉王这台N10 Pro电纸书办公。作为国内电纸书一哥,汉王本来在内容阅读、OCR、轻办公领域都有很深积累,这次又拥抱了AI生产力,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确实能帮人干活,不是人工智障,每天在通勤上能省出1-2小时的工作时长来。自身性能能打相比传统的小屏黑又笨电纸书,N10 Pro自身就很能打,科技商务银灰撞色外观,5.5mm 390g的厚度和重量表现,10.3英寸、196*226mm的屏幕尺寸,8核处理器+安卓14,基本上都是市面上最顶的。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无论是带出去通勤还是随时掏出来工作,颜值和效率都让人满意。阅读体验满分在所有体验之上,阅读一定是基本盘,而这个应该是汉王的看家本领。除开本身搭载了大量本地阅读内容,还支持和微信读书、掌阅等所有主流内容平台打通。阅读过程中,有两个我觉得惊艳的体验,第一是支持OCR重排,能识别并重新排版文字字体、格式、大小,极大提升一些PDF的阅读体验。第二是分屏后笔记乃至翻译能力非常靠谱,对深度阅读、外文阅读体验提升巨大。AI效果惊艳最近这段时间,AI办公的风特别喧嚣,N10 Pro也专门搭载了大模型支持的生成、搜索和会议纪要能力,且品质确实惊喜。生成上,可以根据话题和大纲进行比较精细化的内容生成,日常写个基础材料毫无压力;搜索上,借鉴了秘塔等专业搜索的能力,提供每段的引用,最大程度降低幻觉的影响,和实习生水平相当;会议纪要更是实时生成,也支持离线语音转录生成,可以说是有网没网,都能打。办公能力丰富说两个我觉得有用的办公能力。第一是多端传输,本身支持微信、百度网盘等介质直接传输文件,也能实时投屏,随时随地处理内容不怕中断;第二是自带office套件,可以轻量化编辑doc、ppt等因为我日常有2小时左右的上下班通勤,相比之前的无所事事,现在已经比较自然得能在路上通过AI和其他能力,完成基础工作的整理、规划、一些前置材料的消化和阅读,也能在公司时高效得写报告、摘纪要, 每天偷走2小时的忙忙碌碌,这体验,值。
5
+1
16
4
37
2024-09-23
两万二剁手进口冰箱,当事人现在就是很后悔
如题,本次老房翻新最大家电支出,来自日立整机进口的R-HW620RC,620L的超大容量冰箱。作为一个“餐饮世家”背景的孩子,从小在厨房里帮忙奔波,也遗传了人菜但瘾大,喜欢做饭的爱好。因为喜欢做饭,就觉得冰箱对我来说价值特别重要,无论是平时囤积点原料还是能随时打开拿到各种好吃好喝的,都会让人幸福感满满。于是一上头,一剁手,两万二没了。当然,日立的冰箱,早年口碑还是很坚挺的,无论是日系皮薄馅大的空间魔法,还是自家独有的保鲜科技,亦或者是标配的制冰空间,都算是招牌特色。实际效果怎么样,容我细说。空间角度,620L的大空间,肯定三口之家绰绰有余,而且占地面积其实不大,在这个体量下塞下了双循环,还是值得夸奖的。整体最大槽点是冷冻空间不足,150L左右的表现对中国用户不是很友好,大量空间让位给了野菜室和冷藏。保鲜应该是这台冰箱的主要卖点,真空保鲜室+润泽冷藏+野菜室的铂金触媒保鲜,私以为是把日立的几个核心技术拉满了。实测下来,野菜室确实能做到普通绿叶菜放3-5天除了稍微蔫了点,基本新鲜;而真空保鲜室也确实能搞定蔬果包括鱼肉的氧化问题,隔夜的三文鱼效果有点惊艳。最后,制冰对我来说就是刚需。冰饮爱好者随时随地来几块,整个人满血复活。尽管功能上都是好评,我依然觉得这个价格溢价还是比较严重的,目测国产品牌大概一万左右就能齐平这个配置了,再考虑不靠谱的日立售后,当事人心底开始隐隐后悔了。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冰箱最核心的功能是啥呢,又有哪些性价比神机值得推荐?可以在评论区多多支招,造福大众。
3
+1
5
3
5
2024-08-28
广告铺天盖地,号称戴森平替,我倒要看看到底有多平
不卖关子,买的徕芬SE,铺天盖地宣传国产戴森,差点广告PTSD了,刚好家里老的松下歇菜了,300多也不算贵,凑了个好价拿下。作为一个短毛男性,吹风机的体验对我来说有点难评,毕竟风力大、声音小,就足够用了。好在我长发飘飘的领导告诉我,女生洗头吹头是另外一个难度,风力大但温度高,容易伤头发,干燥过度;风力不够吹不干,长头发容易着凉。总之一句话,戴森这种高速吹风机确实解决了一部分痛点,也收了不少品牌溢价。所以,当徕芬SE这个300多的国产小兄弟来踹门的时候,抛开营销不谈,到底有几分实力呢?领导的主观评价是,7-8成,还是挺香的。外观上,虽然是PC,没有尼龙和玻纤这样的高档材质,但实际看起来塑料感不明显,莫兰迪色配合极简设计,对年轻用户来说确实是挺有吸引力的。实操上无论是握持感还是407g的重量都很用户友好,SE刀法简配了风嘴配件,鉴定为对我毫无影响。吹感上,相比主产品11万转/分,SE砍到了10.5万转,说白了真的是差距不大。直观体验上,高速吹风机独有的超高风速配合比较合适的温控,基本上吹起来又快又不干燥,确实很有戴森的体验感。提供冷、温、热三挡温度可控,还可以进入冷热循环模式,基本适配各类需求了。交互上,简单明了,风力和温度两个交互按键,长按进入温度循环模式。比较好评的是吹风机背部的灯环通过颜色能反馈当前的温度模式,这个设计还是很实用的。总结一句,虽然广告是真的多,但回到产品本身,还是真的有点戴森平替的味道,相比家里的老松下也能打很多。听说飞科、康夫这些国产品牌也在卷高速吹风机,不知道是不是还有高手,评论区的大佬们多多建议,一起讨论。
2
+1
5
2
2
2024-08-26
空气净化器除醛是智商税?实操给我干沉默了
本周六搬家,2周前CMA检测机构测试卧室甲醛含量超国标0.08近一倍,这就是我遇到的巨大挑战。国内的装修安全真的是玄学,即使自己写邮件搞定了北欧的板材供应商,再各种选择几乎是能找到的环保材料,最后甲醛依然还是爆了。配合上海40度的高温天气,联想到各种环境问题导致健康问题,瞬间焦虑感爆棚。于是便涌现了一个主意:买一台空气净化器,用科技打败甲醛。但事实上,我自己也研究过,净化器最直接的处理甲醛方式是吸附而非分解,因为空气中的甲醛含量是相对稳定且持续释放的,净化器主要还是通过大吸力把甲醛吸附住降低浓度。很多高端净化器会强调在吸附的同时通过独有的技术进行甲醛的分解,但是不是有效我打一个问号,而且这些净化器动辄四五千起步,确实也是个不小的投资。最后寻寻觅觅选择了口碑还不错的阿卡驰Z01,一个很大的加分项就是有黄金认证,也就是卫健委“消”字号认可。这个认证相对是比较稀缺的,阿卡驰就是少数之一。2599的价格虽然不便宜,但也能接受。从纯参数的角度来看,阿卡驰堆料确实猛。甲醛CADR值达到700+m³/h,确实和大量四五百的玩家拉开了差距。结合前后两面进风和左右两侧出风设计,以及双风机循环系统,我肉身感觉确实能覆盖的面积还不错,基本上周边一大片都呼呼有风。在之前提过的甲醛分解方向上,阿卡驰有一个CTX-AIR气道蛋白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吸附先把甲醛聚集起来,再通过气道蛋白进行分解,最终排出。从我有限的化学知识来看,逻辑上是成立的,效果要看实测。在智能化和用户体验方面,我这个新版相比老款增加了独立的甲醛感应器,能比较清楚得看到环境读数。最后头图既效果,把这台净化器打开3档中等风力模式,放进大概15平米的次卧,密闭一晚上12小时后,我用大概一万多的英国ppm仪器测量了一下,0.024,效果让我瞬间沉默。至少从数字上看,靠谱的。整个实验流程还不算严谨,但至少证明了我手上这台个体净化器在短期是能控制房间甲醛含量的,也让我对搬家多了几分信心。后续还要观察净化器的持续效果、耗材更换周期(目前是说半年换一次),我会再继续更新。
5
+1
5
11
29
2024-08-23
半入耳性价比爆棚,国产大牌耳机堆料太卷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一直以来都是半入耳耳机的忠实爱好者。尽管全入耳耳机在降噪、声场塑造包括稳定性上都有不错的表现,但对于我来说,选择半入耳最重要也最直观的原因一定是——舒适度。无论是运动、休闲还是工作场景,半入耳耳机长期的佩戴体验都足够美妙。对于半入耳耳机发烧友如我来说,最大的槽点就是市场上供给确实比较少,经典款如airpods本身的性价比也不太突出,苹果设备之外的适配性也不算领先。直到这两年国产大牌开始在半入耳这块发力,瞬间把市场卷起来了,性价比突破天际。最近的最大惊喜,就是入手了漫步者这两款差异化明确、各自在专长领域都很能打的半入耳耳机399旗舰款,音质降噪一应俱全Lolli3 ANC是漫步者家的半入耳旗舰款,降噪、强音质、设计感都在线,价格却不到400,可以说是高品质音质用户的真香理想型。整体的造型设计比较圆润,光泽度和质感都非常不错,耳机两侧底部都支持触控调节,而且IP54水准的防水能力足以支持平时运动跑步使用了。这幅耳机的最大优势在我看来是音质,自带Hi-Res小金标+LDAC,整体的音质在蓝牙半入耳耳机是第一梯队,毕竟漫步者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所在,特别适合塑造声场立体、中高频突出的音乐比如《天空》,难得的高频透亮不尖锐、中频扎实、低频不硬给。同时,尽管是半入耳耳机,依然支持主动降噪,多场景及背景音透明度可调节,日常工作通勤屏蔽外部噪音足够了。自适应音效补偿配合主动降噪,效果确实在半入耳里算是第一梯队。因为上了蓝牙5.3,配合耳机盒27.5h的有效续航,直观感受就是穿2-3个房间无压力,日常通勤基本满血状态。百元性价比,多场景覆盖如果说Lolli3 ANC是音质担当,那么活动价格在百元左右的X2 Plus就是性价比中的王者。过往经验,百元级别的无线蓝牙耳机基本没法听,但大品牌比较强大的供应链配合成本优势,确实能在堆料上打出风格打出水平。X2 Plus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超轻无感。3.5g的超轻分量、稳定的U型曲面结构佩戴体验配合IP54防水,戴着跑步出街确实特别轻松。音质上,虽然相比自家旗舰还有差距,但大动圈结构还是有战斗力的,整体三频在百元党里确实也算出挑。同样也是大约28h的续航时长+蓝牙5.3,特别适合出去健身运动地铁通勤的时候,畅享音乐。曾几何时,半入耳耳机因为较为稀缺的需求和不算丰富的供给,几乎没什么选择,诸多国外大牌的产品也确实性价比有限。但随着像漫步者这样的国产大牌杀进来卷起来后,百元随身出行、四百元旗舰音质,只能发自肺腑得说一句“真香”。
5
+1
30
32
28
2024-06-09
榻榻米到上下铺,超薄儿童床垫怎么选,几句话讲明白
作为一个正经的床垫领域生活家,最近在选超薄床垫配上下铺的时候,遇到了巨大挑战。为啥?几句话讲明白选择大逻辑第一是轻薄,买过儿童上下铺的用户都知道,因为上铺的承重以及安全护栏要求,一般要求厚度不超过12cm,重量也会有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厂家就会牺牲传统床垫里丰富的填充层来解决重量和厚度问题,但反过来睡眠体验就不会特别好;第二是安全,和轻薄也有关系,很多厂家在这个厚度下一般就是椰棕做床垫,虽然比较扎实,但棕垫的胶水和味道就是大问题;第三是功能,因为我们希望直接床垫可以作为地垫使用,一次性解决上下两个问题,所以床垫本身的透气性、支撑性和规格都要能搞定上下铺的共同需求。什么值得买最后选择了主打可拆卸、材料透明可见的栖作,本质上是因为他这款薄垫市面上独一份。12cm厚度以下,唯一具备软硬双面、材料可拆卸透明、内置独立袋迷你弹簧、三层填充的堆料之王。重点说说填充,整体内部支撑一共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2cm的舒缓亲肤棉、3cm 1440+点阵迷你气泡簧和2cm高弹海绵。翻译一下就是,亲肤柔软包裹感强的海绵+迷你独立袋装弹簧+相对扎实支撑性强的海绵,支持双面可用,一面更柔和包裹性强,一面硬挺支撑性好。如果在传统床垫领域里,3层支撑、独立袋装弹簧、双面睡感都是成熟技术了,常见且没啥溢价,但在薄垫领域,大量玩家就是面料层+一层椰棕/海绵/乳胶解决问题,这牌子直接给你三层支撑+迷你袋装弹簧,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包裹性、舒缓受力和支撑性都管上了,还压到了10cm以内。说白了,其他品牌也能做到,但费工艺也没法卖大价钱,栖作这小1000的价格,确实很实在。外观设计颜值不用多提,年轻人一定喜欢,孩子也觉得很温馨,上可以儿童房,下可以榻榻米,这块小薄垫,确实值得自来水一波。
5
+1
6
3
5
2024-05-21
1
2
3
4
5
6
...
23
下一页
>
转至
页
GO
28
关注
26931
粉丝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1
哈687
2
斑鸠
3
数码和汽车分享
4
多多神器
5
Timeow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