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件
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8周年签到3283天
IP属地:浙江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读书打卡第十二天,《高兴死了》 这是一本畅销书,可能是我这么多年来看的唯一一本外国书(其实几年前还看了《寻找药师佛》,我可能看书看得思维紊乱了)。这本书是我一名在美国的高中同学推荐的,我发誓我曾经爱过他,感谢老天,我现在觉得他可能想害我。因为我起先只不过想找一本引人入胜的心理书看看而已,而最终却看了一本精神错乱的书。 我先把书里一些该记的话写下来。“你唯一需要超越的是昨天的你”;“ 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我感觉如果没有我,你的生活会变得更轻松。”“或许会更轻松,但不会变得更好”。好了,不能再多了,剩下的都是狂乱的呓语和“奇思妙想”,如同作者所说,“精神错乱的建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作者是常年的抑郁症和障碍症患者,她把自己曾经的经历和现有的经历记录下来,尽量用“幽默”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她可能希望用这种方式鼓励许多和她一样的人,“更光明的日子正要到来,更清晰的未来正要出现。而你也会在那里”。想法不可谓不错,但为什么这种特定受众的书会变成畅销书呢? 让我仔细分析一下这件事。首先,我要确定这本书对我的价值意义。我确信自己不是一名抑郁症患者。理由如下:一、我曾经有过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女朋友,我完全无法理解她抑郁症病发时的情景;二、我在“水平面以下世界”生活的时间屈指可数,负面情绪困扰我的时间不会超过4个小时;三、我一直认为,我没有富裕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抑郁”,因为我的主要意志要求我必须承担很多责任。好了,作为一名非抑郁症患者,我认为我读这本书唯一的意义在于,我可以了解我曾经无法理解的抑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说实话,我认为离精神错乱也没什么距离了。 其次,我要确定什么人需要读这本书。如上所述,类似我的“非抑郁直男”,必然对读此书兴趣欠奉,读后也觉莫名其妙。而由作者在片尾对读者的鼓励,不难得出结论,该书的读者应是和作者一样战斗在抗抑郁前线或者曾经战斗在抗抑郁前线的同患,也就是说,该书的受众从理论上来讲,是特定的群体。 第三,各种人都在读这本书中获得了什么。先说我。我这类大概稍微了解了一下抑郁患者的思维,感受到一些无法体察的思维紊乱,同时又明白了所谓悲观的具体形态。仅此而已,剩余不过是关于几分人类奇妙想象力的感慨。再说特定群体。如我所言,我曾经有过一名患有抑郁症的女朋友。恕我直言,她的思维完全无法能如该书作者般提炼出具体的成像,如同作者的比喻,都是战斗在“水平面以下世界”的人,所见水面之上的景色和阳光也不尽相同。而且依我看来,能让作者长期坚持并挣脱束缚的,除了作者自己的努力,陪伴其的家人尤其重要,至少比读这本书要重要。作者丈夫说的那句“(没有你)或许会更轻松,但不会变得更好”更是令人无比温暖。但是通篇下来,我并没有发现作者格外强调这一点;也可能只是让读者主观的自己去感受,发现到这一点。但我对抑郁症患者在不同时期的阅读能力和发散能力持十分的怀疑态度。因此也不由得去怀疑,多少特定读者能从此书中获得积极且有效的正能量。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我完全无法读懂这本书。 综上所述,我并不建议阅读该书,尤其是那些三观未定的人群。它甚至对我的思维进行了反向的破坏作用,让我知晓了一些情况下,想象能更离谱一些,大胆一些;情绪能更恣意一些,黑化一些。如同当今的一些媒体,以猎奇为导向,以负能为武装,不间断的博人眼球、哗众取宠。当然,就病急投医以及荣辱不惊的人群除外。
2019-04-16
读书打卡第十一天,李娟《火车快开》 这是我看的第二本李娟的书,柜子里还躺着三本,我大概还没有这么买过一个作者这么多本的书。我看过很多才女的书,多半像粉饰过的太平;唯有李娟,让我读到一份完璧的赤子之心。在她天大地大粗根斜枝的蹊跷中,我很好奇,她这样一本一本的写下去,什么时候才会把才华耗尽? 这本《火车快开》有些像我自己写给自己的诗集,充满了隐喻和无所顾忌的恣意,多像那段回不去青春故事。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所以记录下那段强说愁的思想和情感,即使“未来的我,明白了一切。但还是决心重来一遍”。恐怕这就是李娟决定出版这些诗的初衷吧。 但无需揣测,文字之美亦在于“气韵生动”。韵的境界,只有适宜,未有最优。当这些诗诞生出来时,那诞生之时便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客观的说,李娟的诗距离她的散文还是距离比较远的,可能她把所有的阳光和美好都献给了那山那水,只留给自己孤屿一般的灵魂,在细碎的夜里呢喃。作为功利的傍观者,我可能更需要她那一份流淌出文字之外的光芒,获得其他地方难以获得的温暖,而不是安静下来,沉浸于其隐私的小情绪中,感受过于柔情的忧伤。 或许这就是她所拥有的赤子之心吧,令生活永远温柔,又永远忧伤。如同她写的,“好像每一次前来,都是第一次前来。好像每一次离去,都是最后一次离去。”我应该在我比较困顿迷茫的时候,才读李娟的书。期待未读的三本《羊道》。 ps:这本书不小心给卖多抓鱼了。。。。
2019-04-15
读书打卡第十天,《金石丛话》施蛰存 知识科普型的小书,完美契合我的需求。讲述金石学传统名词术语等。一天读完,记录如下: 金,钟鼎也;石,丰碑也。 秦以前,还没有刻字纪功的碑石。(石鼓文、秦始皇刻石) 宋欧阳修应该被归功为金石学的创始人。 汉魏时代,碑的概念,只限于墓碑和祠庙碑。碑,所以悲往事也。 齐梁到初唐,古人墨迹都不称为帖。计数单位一般用纸、卷、帙。 碑字多篆隶真楷,帖字多行草。后来就有了北碑南帖的说法。 少林寺墙上嵌着一块金代的《观世音画像碑》,近年翻修庙宇,才发现碑阴是失踪了八百多年的《唐太宗教书碑》。 容庚所编写的《金文编》,是目前唯一的一本金文字典。 东晋禁止树立墓碑。 北碑中的第一品,兰陵王高肃碑。孝文帝、孝明帝二朝的石刻为北碑正宗。 北魏的书法庄重古朴,北齐的书法则妩媚秀逸。 浮屠塔的四面像,一块一块堆起来,或五块或七块,七块则成为七级浮屠;每家出钱雕刻一块,七家就可以造一座石塔。模仿中心塔柱。 写篆书必临摹《峄山碑》,写隶书必临摹《礼器碑》、《曹全碑》,写草书必临摹怀仁《圣教序》,写正楷必临摹虞世南、诸遂良、欧阳询父子、和颜真卿、柳公权诸家的碑版。 帖和碑的区别,主要在于所刻文字的作用及时代。模刻古代或当代名人的字迹,目的是供人学习书法,这是帖;凡是模刻当代的史料、传记、诗文,目的是为了保存文献,传示后世,这是碑。 金石学还包括一些小件,如古兵、诏版、汉魏铜器、古镜、古泉、符牌、古印、瓦当、匋量、古匋、古砖、甲骨(甲是龟甲、骨是牛胛骨)。
2019-04-14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