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者 👧🏻守护者 分享自己读过的好看的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
生活家影视领域作者图书领域作者
注册4周年签到328天
IP属地:广东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豺狼的日子》为何大家对黑人女主的容忍如此之低?
在等待最新集的时候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女主认识了很久的线人,不择手段想从线人那拿到关于武器制造商的线索,而后又间接害死了线人的女儿。一系列的骚操作引来潮涌般的谩骂。她身材臃肿,长得不好看,野心勃勃,为了完成任务引发了连带伤害。代表着正义一方的人执行任务出了差错就这样被穷追猛打。我想,这背后还有厌女成分的因素存在。《流人》的男主邋里邋遢,毫无形象可言,为什么没人骂呢?男主杀了那么多人,甚至除了击杀目标之外的无辜者他也毫不犹豫就下手,这简直就是一个杀人狂魔,为什么却引起如此大的共情力,看剧时希望他能任务执行成功,能安全回到美娇妻身边?男女主是一组对照。女主为了工作不着家,丈夫女儿都对她有埋怨,连观众也在骂她。可是男主长期在外执行任务,美娇妻丧偶式育儿,没有怨言,观众也没骂他。这个对照把女性的困境展示得淋漓尽致。导演才不会因为政治正确而牺牲掉自己的表达。我真的希望这样的女性角色多一些。她们不需要肤白貌美,也不需要完美无瑕,而是作为一个正常的普通女性出现在影视剧中。她们可以大胆提出要求,提出自己的意见,不会有容貌焦虑,不会因为有野心而费尽心思把野心藏起来。
1
2024-11-27
从古画里听音乐,真的很好听!
书名:《画中有音乐》作者:游妍丽 和尚猫 齐瑶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古代跟音乐有关的故事,我只听过跟爱情有关的《凤求凰》、跟友情有关的《高山流水》、跟时局有关的《广陵散》、跟自然之美有关的《平沙落雁》,这些也是流传比较广的音乐故事。可更多的古代音乐故事,我就不知道了。而且现在提到音乐大师,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巴赫等欧美音乐大师,中国的音乐家籍籍无名。难道我们就没有那么出名的音乐家了吗?肯定不是真的!古代因为没有好的媒介,很多音乐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从各种文物中就发现我们的音乐博大精深!这本书就提供了一个窗口,通过最具代表性的音乐文物讲解音乐历史、音乐理论、音乐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让我们体会中国古代音乐的韵律美、流动美。全书共15个单元,每个单元分成古画故事、古画基本资料和音乐志三个部分,全面系统讲解了横跨几千年的中国古典音乐历程。虽说是给青少年的音乐历史读物,可是我这样一个门外汉也看得津津有味。比如新石器时代的乐舞,从文物图片上看就十分有趣味性,整齐划一的动作、周围的叶子装饰、脚下的圆圈,似乎让我看到在五千年前人们劳作之后进行简单的娱乐活动,是那么的松弛,那么的满足。再比如宋朝赵佶的听琴图,光是古画看着就充满了气韵,后面随着作者的文字讲解,才明白了画中人的身份和心境,仙气缥缈的神韵就若隐若现了。这是一本集科普、历史、人文于一体的书,本来薄薄的一本,却越读越“厚”,这才是有分量的、有料的、有趣的好书!
6
2024-11-27
古代文人就玩花语,秘密就在画里
书名:《画中有花朵》作者:张丽,和尚猫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又是一本能够让人身心放松的好书。上次看《画里有话》,诙谐幽默的语言令人捧腹大笑,同时还增强了我欣赏古书画的自信。如今拿起这本书,心情是彻底放松下来了。13幅古画,90个花卉物种,详尽讲述古人对花的观察与热爱,同时可以看出物种的变迁。透过曼妙的花朵古画,一窥中国历史的璀璨。荷花清正,出淤泥而不染;菊花富贵,洁身自好;兰花高洁,淡泊名利。这些花语,是怎么被赋予的,又是怎么被传承的?古代花朵品种多吗?古代文人墨客为何会对梅兰竹菊“四君子”情有独钟?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原来荷花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是一种“能吃的美学载体”。吴王夫差就曾修筑“玩花池”赏莲。茶花80%的物种都分布在中国,8世纪传入日本,17世纪传入欧洲,之后才在全球广泛种植。而文人对菊花的钟爱,就始于屈原,后来菊花作为观赏植物的风尚,又始于陶渊明……一共13个单元,每个单元分成三个部分,分别从古画背后的故事、古画的基本资料和艺术价值、植物学角度的花朵元素和科学含义等入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90余种花卉品种的前世今生。集科普、艺术、人文于一身,本来薄薄的一本书,却越读越“厚”,这才是有分量的、有料的、有趣的好书!
9
2024-11-26
《好东西》未上映先开分,大家是否有种被诈骗的感觉?
曾经有人跟我说,国产影视剧的评分,如果是9分你要当8分看,如果 是8分你要当7分看,如果是7分,你要当6分看,如果是6分你就不用看了,肯定不及格。再过一阵子,又有人跟我说豆瓣上的书籍评分也不能尽信,因为很多书评是花钱请人写的……是什么时候豆瓣评分已经失去了公信力?《好东西》上映时间为11月22号,还没上映就已经有6.2万人看过,令人匪夷所思。不过,在正式上映之前有点映的。点映是小规模的放映,为的就是收集市场反馈,从而为电影最终剪辑和宣传起到指导作用。据悉《好东西》在64座城市开启了限量点映,在18号时就已经有接近1500万的点映票房了,如果按照票价35元来算,就有42万多人看了这部电影。那么有6.3万人标记看过就能理解了。只是,虽然有这么多数据支撑,大家依然有被骗的感觉,这对电影来说无疑是坏事。豆瓣或许以为提前开分可以提振士气,大家看到这9.1的高分都会冲进电影院,可是这几年的“诈骗电影”层出不穷,大家早已对国产电影失去了信心,又怎么会被高分轻易说服?更何况,这次的开分就让人心生狐疑!再对比很多已经更新了十几集甚至完结的国产剧,分数迟迟未出,这还没上映就出分的举动谁不怀疑?
2024-11-19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