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管理者得罪的人也非常多,企业内部搞改革、现代化管理,外部参与市场竞争,还要顶住一些乱七八糟的命令和影响,这一批人退休后能否有个好结果还不好说。
没看到客观评论的,首先北京的制造业搞得都不好,比如北京起重机厂,国内四家最早干起重机的,现在徐工、中联大发展,北起已经没有了。再者,北汽是快破产的企业,徐和谊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殊为不易。再加上是国有企业,管理难度也大。行业内的人可能比较清楚。类似的人物包括徐工的王民、格力的董明珠、潍柴的谭旭光,应该说确实为国内制造业做出贡献。虽然北汽的产品竞争力不强,但不能抹杀徐和谊的贡献,特别是被网友如此评论,确实是制造业从业者的悲哀。
说个奇葩事,我汽车之家的账号不是经常用,前几年发现有人用我的账号发表启辰口碑,我的账号是和手机号码关联的,改密码是会有验证的,所以……你们懂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