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第一杯咖啡都有上一杯残留的隔夜粉,明明只需要9bar压力的却要鼓吹15-18bar压力,说穿了就是压力非常不稳定,这就是图方便的机器,谈出品有点叶公好龙了。而且之类机器就没法对比出品,像这机器咖啡粉就有12级粗细,设置里还有5种浓度,这就是60种组合了,每次调整粗细后还需要做2-3杯才能稳定口味,不先做个100来杯,连最佳口味都选不出来,更别提出品对比了。我看了几十篇海外全自动咖啡机评测文章和视频,都只会对比便利性,也就中文领域的评测去吹出品,大多还是新机开箱,全自动机器说明书都是让冲个5杯,才能达到正常口味,前面几杯都很淡没法喝,只能说软文害人
德龙海淘的没中文菜单也没有保修,行货贵好几倍,飞利浦全球联保也有中文菜单,行货有点无关痛痒的减配,还是挺适合海淘的
乳胶发泡可以是开孔也可以是闭孔,开孔的话就像海绵那样,气泡之间都是通的,就可以透气,但总体上还是算保温材料,而且相应的灰尘也很容易进去,闭孔就像塑料泡沫那样不透气。床垫和枕头为了卫生会用闭孔发泡,凉席只用很薄的乳胶,应该可以用乳胶海绵吧
乳胶只是因为白色粘稠像牛奶才带个乳字,乳香味的话那是加了香精,本质上它是胶,气味就是橡胶味的,总不会以为橡胶制品是故意加那样的气味剂进去吧
AR和VR的主要限制是显示技术,单眼90度视角,理论上需要6K分辨率才能没有明显的颗粒感,而现在的主流产品只能做到单眼2K,还处于看马赛克的阶段,只适合图个新鲜,远还没达到实用性
取决于师傅的工具了,18mm板子转接头整个都要陷进去,用套筒只要能让套筒塞进去就行,30-35mm的孔就足够。问题在于99.99%的师傅都不会有套筒,而是是要扳手来拧紧,那就要60mm以上的洞才能塞进去,所以我在文中才对特别强调别用隔板,用烤箱托架这种薄金属板开孔会好操作的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