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很多工业类国企都这样,甚至还有很多没有信息化系统的。或者是有但跟没有一样的 。思维老化,底子差,不懂信息化,盲目跟风等等都造成了这种情况。
按工业化4.0评价,国内工业化企业的平均水平在1.5以内。
监控和门锁萤石云联动点赞👍,视频类还是海康做的好,米家的和华为生态都差点意思。
美的家电我也试过关联到华为的智慧生活里,但一是功能大大减少,二是以前动不动就APP关联出错需要重新关联,反复几次就失去耐心了。
请理性讨论莫上头,讨论只说问题请勿夹带人身
不知道你所在单位是什么情况。
我调研的部分企业,尤其是传统大型国有企业,因为历史原因信息话转型慢,信息化系统建设也不够理想,再加上政策等原因,基本上文件只能在内网的加密环境里才能看,甚至某些企业的OA系统只支持Windows系统+IE+文档插件才能打开,这种情况下请问如何在外用手机查看编辑和回复?
信息化系统在企业规划时就要考虑系统是否对外,设计时要考虑流程的逻辑是节点审批还是业务(文件)审查,节点用户是指定用户还是角色用户等等,这里不详细说了。
但说的这几点都决定了你说的在外同事让你审批时能不能实现的问题。就我列举的上述企业环境,手机压根就无法审批(因为登陆不了OA,登陆了也无法在线查看,传过来的文件也因为加密无法打开),那这时手机屏幕再大有什么用呢?
如果是企业的信息系统支持外网环境访问,流程为节点审批,这时手机大屏效果可能好点,不够如果我设计系统的话就会把节点内的信息做简化,使之适应单屏幕手机,毕竟折叠屏手机不是人人都有。
没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决定了其工作方式,就我个人调研体验而言,目前国内移动办公通用和便利还是二合一类设备理想。
分家后的荣耀对华为生态支持的不够好,毕竟是竞争关系。
荣耀没有竞品的还能凑合一下,有竞品的比如说手机、手表、平板、支付、健康、云空间、账号、设备查找、APP历史等等都不兼容了。
嗯,怎么说呢,对于生态概念也不用这么偏激,一棒子打死。
你要硬说生态没用,那咱就没法讨论了。
至少在我个人的使用来看,生态还是挺方便的。
比方说我实际用着两套生态,一套小米的,一套华为的。小米主要是小爱同学+家居方向。华为的主要是健康向。
另外算生态里且带点智能的美的系家电。
米家APP里同时控制三个地点的照明,监控,联动不要太方便,开门自动亮灯等等,我娃对小爱同学都玩的溜溜的。
用华为手机设置闹钟然后手表到底提醒按时吃药,包括导航自动流转也是挺方便的,还有运动健康情况,手表检测手机显示也一直在用。另外华为半成品的家庭存储,手机图库上无缝看统一管理也方便。
此外工作上你也说了,通讯录和文件一个账号随处可见,比较方便。
这些都是生态带来的生活小便利。
至于美的的家电套,我就很少看了,APP做的不够太好,也没啥太联动的地方。
生态这东西,其实最早应该来自一个账号带来的便利,比如微软的onedrive,苹果的iCloud,谷歌账号等等,只要登陆统一的账号,密码和设置什么的在哪都一样,比如手机、PC、浏览器的设置,也是小型生态化。后来逐渐演化成简化账号密码形式,提供统一接口接入,然后不同品牌不同类型设备间互动,实现生态化。
接受这个概念,没什么不好;不接受,也没错,就是少些便利。
说回我个人体验和家庭接受度,生态便利和无感化最重要。最多接受两种生态并存,多了顾不过来。也因此我没法再选择荣耀手机了,如果选择不同的牌子,光设置管理两娃的手机、平板和定位就够我受的了。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