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不大,企业级SMR可以追溯到18年的HC620,但是到现在CMR的HC5xx系列也还在不停更新,而且从路线图上看以后用MAMR/HAMR后CMR盘也还会继续更新。
而消费级机械硬盘产品线,CMR从很久以前是原地踏步(监控盘万年超不过8TB),要么是用企业级的CMR降级得来(西数红盘pro,紫盘pro),剩下的都是SMR,那才是真的完蛋。
仓库盘一般就单分区,再配合NTFS这类日志型文件系统,基本上没物理损坏,你也不作死直接挂给linux或者mac,出不了什么大事。
而且磁盘上电做一些常规的检查,比磁带省事方便的多了。
成本显然包括机器啊。LTO8机器的钱你能买多少机械盘了,家用真想折腾玩也就搞个LTO6使使,家里真没矿。
磁带寿命要看保存环境的。如果不在带库里,在档案柜里面静态放置的话,定期塞机器里面过一遍是比较保险的例行检查维护动作。
氦气盘是密封充氦气,空气盘跟外面大气是通的,你会看到盘面上有个通气孔(通常会提示你不要堵上),当然中间是有防尘的格挡和过滤的。
对啊,mini的散热比起iphone是压倒性的优势,跑分就那几分钟,手机的满血SoC都还没降频呢。
但真多跑一会游戏,iphone那散热就露馅了
实际跑热点业务的早就全闪了。但类似于某些业务的历史明细表这种鸡肋玩意,上闪存浪费,上带子肯定有人要骂娘,你还是得HDD盘机。
个人用户用磁带最大的问题就是折腾成本,包括钱和精力。现在LTO5小一千,LTO6机器一千多,单盘容量1.5/2.5TB,数据量不够大的话体现不出和大容量机械盘成本优势,数据量大的话管理成本又比较高,主要是费事。
磁带这个东西有个悖论,你不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来验一遍,你是不知道数据/机器到底是不是好用——然后你会发现数据量大的时候,一想到定期要做这事,心里就会特别烦。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