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价
精选好价
全部好价
优惠券
白菜
社区
好文
资讯
众测
笔记
海淘
海淘导航
淘遍世界
攻略文章
百科
商品百科
品牌导航
商家导航
更多
值友福利
金融
汽车
旅游
品类导航
专题汇总
招聘专区
集团官网
商业合作
爆料投稿
好价爆料
写篇文章
视频上传
提报百科
创作活动
条新消息
条新评论
登录
注册
个人中心
我的关注
我的文章
我的爆料
我的笔记
我的视频
我的百科
我的评论
我的众测
我的消息
我的收藏
退出登录
个人主页
Im_Mawb
+
关注
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11周年
・
签到1806天
IP属地:云南
芝麻信用评估
授权
后可查看具体分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首页
笔记 21
评论 661
读书打卡第二十一天,《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最近昆明正在搞争创文明城市的活动,全城一片火热。主干道上有协警抬着长杆以防不遵交通规则的电动车违反交通秩序。这样的情况在我看来十分讽刺。刚好今天读了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所以就这个问题,我提出两点哲学思考。 一是存在主义的思想前提,究竟是存在先与本质,还是本质先于存在。究竟是昆明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达到获得文明城市的称号,所以获得了文明城市的称号?还是昆明这个城市因为想要获得文明城市这个称号,所以开始在城市内搞文明建设以求获得文明城市的称号? 二是萨特提出的,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承担责任,而实际对自己承担责任就是对全人类承担责任。倘若我们的社会组织是畸形的,那么我们将难以在这个畸形的社会环境中保留健全的人格。我举个例子,你送你的孩子去上学的时候从来不受交通规则的约束,你把孩子送到学校一路上闯了十八个红灯。你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你的孩子也认为这没什么。做饭的时候你发现家里的葱没有了,你让你孩子去楼下大爷家的园圃里‘拔’一些回来。你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当然,你孩子也认为这没什么。那么当我们处在这样一个魔幻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将难以保持清醒。我的意思是,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迷失的。我们不是无法分辨是非,而是在我们的思想观念中已经没有是非的概念了。我们缺乏一种道德思想指引我们该如何生活。我们并非不想成为高尚的人,而实际在我们对自己的评价中,自己已经是一个非常‘高尚’的人了。
+1
0
0
0
2019-04-26
读书打卡第二十天,《摇滚编年史》。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一些关于摇滚的想法,在这里浅显的写一写。 我不认为摇滚是反叛的,是愤怒的,或者是颓废消极的。在我看来,摇滚是一种表达,是一种倾诉,更是思想的传递。摇滚给予我力量和勇气,还有对生活与生命的启示。摇滚塑造了我的一部分价值观和世界观,摇滚像一座海面上的灯塔,当我迷失方向的时候,他告诉我,来我这里。 John Lennon的《Imagine》反映了他极其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Imagine》 是人类对世界最美好的想象。Bob Dylan《Blowin' in the Wind》写于越战的背景下,Dylan不认为通过战争能解决纠纷,所以写下了‘答案在风中飘’这句著名的歌词。U2的《Ordinary Love》是为曼德拉的传记片创作的。在这首作品中U2也在呼吁世界忘记种族之分,愿每种肤色的人都被这个世界温暖和爱护。崔健的《一块红布》唱出了自由,在那个复杂的时代,他呼吁我们关注更多的问题。
+1
0
0
0
2019-04-25
读书打卡第十九天,《摇滚编年史》。 这几天读了摇滚编年史,其实与其说摇滚编年史,倒不如说乐队编年史,因为书中并未为对摇滚乐的发展历程留有篇幅,而是介绍了那些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摇滚乐队和歌手。在我读这些书的时候,提出了一些思考。 (1)音乐人的创作冲动是什么? 在我的理解中,一类作品试图在音乐中表现创作者非常深刻的精神思想。列侬的《Imagine》,迪伦的《Blowing in the wind》 一类作品在那个时代中提出了创作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冲击乐队的《London Calling》,崔健的《一块红布》 一类作品是为了创作者情感的需要而诞生,保罗的《Hey Jude》,海滩男孩的《Good Vibrations》 (2)为什么这些年没有出现颠覆性的摇滚乐作品和乐队?是因为那些殿堂级乐队被捧上了神坛,后来的乐队在他们的影响下很难得到过多的关注?还是说在这二十年中摇滚乐的发展确实很慢?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主张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重要的和次要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要确定和分离出各种诱发因素是极为困难的,我尝试提出几点我的想法。 一、之所以没有出现像披头士、皇后、滚石那样风靡地球的乐队,可能是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较之于这些乐队流行的那个时代娱乐方式的丰富程度较高。电视、电脑、电子游戏、手机这些新兴娱乐产品的普及让我们得以关注更多的东西,而对音乐的关注逐渐少了。 二、MP3的发现和盗版的风行,使得传统唱片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也让享受音乐的成本低了许多。我曾听一位国内玩摇滚的朋友说,国内的摇滚乐队其实过的很不好,他们的主要收入都是音乐节的演出分成。所以我猜测在未来也许不会有乐队的专辑销量能超过披头士了。这是时代的原因。 三、我个人不认为那些殿堂级的乐队过誉了。披头士70年代的专辑在今天都还可以这么流行,这说明了这些音乐本身就非常优秀。今天我们再来听这些四十年前的音乐仍然能感受到他的美,并且一点也不觉得过时。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始终相信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 四、我个人认为在近二十年中摇滚乐在世界中的进步是异常缓慢的,现今的摇滚乐队在编曲和舞台上都少有创新。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当一个事情发展到趋于完美的时候就很难在这件事情上有所突破了。但是这个说法在音乐上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我不认为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会有完美的时候。 提出了一些浅显的思考,让大家见笑了。希望看到你们的纠错和补充。
+1
0
0
0
2019-04-24
读书打卡第十八天,《美学原理》。 最近在读美学方面的书。什么是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什么是美的学科。 在美学内,把男人M(Man)和女人W(Woman)的美分为甲乙丙三大类,每大类下又设三个小类,既甲等一类,甲等二类和甲等三类,以此类推。 在W(女人)类目下,重要的研究对象有头发的标准色值差、眼睛鼻子嘴的勾股数,脚与臂展的比例和指甲颜色与肤色的近似值。在M(男人)类目下,重要的研究对象有毛发的物理密度,肌肉的分布位置,绝对身高的极限值,以及生殖器的几何造型。根据研究结果进行定级。 随着对美学理论的深入了解,我把自己的评级从丙等三类提高到了丙等二类。 为什么,你猜啊。
+1
0
0
0
2019-04-23
读书打卡第十六天,《这些人,那些事》。 《这些人,那些事》是我很久前就想的读的书了,其中的原委大概是从前在某个地方看过这本故事集中的《重逢》一篇。 书里有二三十个小故事,其中多为吴念真亲历过的事情。吴念真写这本书的时候用了一些闽南语的方言,读起来有一股浓浓的台湾味,这点我非常喜欢。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吴念真用笔轻巧细腻,所以每个故事都很温柔。若要说这些故事中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我想恐怕是是爱吧。书中写的非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恰恰就是这种质朴唤醒了我性格中的爱和温柔。读完这些故事时我不忍鼻子一酸,差点哭了出来。
+1
0
0
0
2019-04-21
读书打卡第十五天,《忏悔录》。 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探讨了他是如何探索生命的意义,然而在书中托尔斯泰并为对自己生命的意义给出明确的答案。就如鲍勃迪伦那首著名的歌曲 Blowin' In the Wind所唱的那样,答案在风中飘。 他在作品中一一否定了科学、哲学以及宗教对生命意义的解释,他认为生命本来面目就是虚无且毫无意义的。 托尔斯泰为什么认为生命是虚无且无意义的? 答:有限的生命在无限的世界中有什么意义,能产生什么结果? 他谈论了在探索生命意义中所遇到的四种人: 第一种人不曾想到这个层面,不曾理解生命的有限和世界的无限,不曾理解生命本身就是无意义。 第二种人意识到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但是选择了享乐主义,借此来消除生命无意义的限制。 第三种人意识到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并且知道了结束生命是最正确的想法,于是他们选择了自杀,以此来对抗无意义的生命。 第四种人意识到生命的虚无和无意义,并且知道了结束生命是最正确的想法,但是无法选择自杀这种行为。于是在生活中痛苦的度日。
+1
0
0
0
2019-04-20
读书打卡第十四天,《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我国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早年在欧洲求学时给国内求识青年所写的信。在信中朱光潜先生可谓怀着赤子之心来帮助这些年轻人,从欧洲寄出的每封信都写的极其真诚和动人。先生将自己的谆谆教诲和对青年们殷切的期望化为了这十二封短信。在信中先生就年轻人们关心的问题做了深入的讨论。这是我第二次读这些信了,相较上一次读这些信的时候,可能由于生活经历的丰富,对先生所谈论的内容又有了比前一次更加深刻的理解。故而我决定每年都要将这本信集找出来读一读,直至三十岁。昨天跟露露推荐这些信的时候,我曾说这些信是写给所有年龄介于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且心存希望的人读的。虽然我十分明白我写的这些文字,根本不及先生信中的所传达的精神思想的千万分之一,但我还是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与大家分享这些饱含哲理的信件。
+1
0
0
0
2019-04-19
读书打卡第十三天,《比我老的老头》。 我一直对解放前那段岁月有一些特别的感情,其中缘由或许是早年接触到汪曾祺先生的文章,而汪曾祺先生解放前在西南联大读书那段岁月最是吸引我。今日得以读到黄永玉对那段日子的记录,不得不感慨那时文人之间的交往是多么的优雅浪漫,真是让我心之神往。去年读了丰子恺先生的全集,在解放前,先生在缘缘堂中所作文章,是无比的优美和浪漫的,就像童年于一个人的记忆那般。那时正值夏日,每天下班后捧着丰子恺先生的书坐在窗前拜读,茶几上摆着瓜果饮料,不时的吃上一点,真是惬意极了。读至先生解放后所写的文章,忽然觉得先生的笔没有了灵气,写作的风格、内容、形式上也跟解放前大相庭径。看着这些文字,不由想到先生经历了什么。在《比我老的老头》中读到沈从文先生的遭遇时,我真是难过的想死。让一个信仰的文字的人就此搁笔,我不知道需要怎样的理由才能做到。
+1
0
0
0
2019-04-18
读书打卡第十二天,《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第一次接触卡佛是在《目客002:我这样爱你 》中读到卡佛的传奇经历。卡佛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酗酒,当卡佛终于戒了酒的时候却因为烟抽的太多而患病离开了人世。最近读了卡佛的成名作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我想这样去形容这本书,这是一本跟你以前读过的所有的小说集都不一样的小说集。卡佛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形式,现在人们把这种风格叫做极简主义。这种写作风格的体现是,故事情节看似毫无关联,人物的对话联系很弱,看似答非所问。作者故意隐藏了文章的中的重要线索,文章的结尾模棱两可,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案。故事的答案需要读者凭借自己的想象和智慧去寻找,这样参与式的阅读极其生动有趣,反面是导致很多读者不明白作者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你永远猜不到卡佛下一句要说什么,你也永远猜不到故事会在哪一句对白之后结束。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本公认的有一定阅读难度的书,在这里我谈谈我是怎样读这本书的,其中的理念也是我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时所遵循的原则。在我的理解中卡佛的作品是开放式的,这样的作品并没有标准的答案。倘若我们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卡佛,只是为了享受阅读的过程,就没必要探究卡佛在这些故事中说了什么。我们真正需要关心的是,在某个故事中我们的情感是不是与这些文字产生了某种共鸣,是否被这些文字打动。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在艺术欣赏上我一直强调的是主观性大于客观性。我们不需要刻意探究创作者要表达什么,我们更应该做的是问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在我身上这一点适用于所有艺术形式的欣赏。
+1
0
0
0
2019-04-17
读书打卡第十一天,美的沉思。 出版社的宣传里曾写道,这是台湾版的‘美的历程’。看完此书后,我认真的怀疑了出版社的道德底线。在我看来,这本书给美的历程提鞋都不够。作为文字工作者,你们这样比较无疑是可耻的,是下流的。 蒋勋先生,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买你的书了。读你的书时,老让我想起一位大陆作家——余秋雨先生。你们是一个阵营的,擅长把简单的事情用复杂的语言进行表达。读你们的书时,我的思绪一直飞在天上,因为我根本不明白你们故作严肃的讲了一通废话最后要证明的是什么。如果说一本好书的作用是帮助读者拨开笼罩在生活中的迷雾,那么你们在做的事无疑是让迷雾中的可见度再显著的降低一些。 蒋勋先生,这次真的够了。 诸位朋友,蒋勋先生本人并非我所批判的那样糟糕,至少他的西洋美术史音频做的还是很不错的。用来打发零碎时间非常合适,且能对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形成一些认识,对各个时期的代表艺术家有一些了解。睡觉前听上一两节真是件很惬意,很享受的事情。
+1
0
0
0
2019-04-16
1
2
3
下一页
>
转至
页
GO
14
关注
3
粉丝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1
弥豆子米袋子
2
MODU律智
3
baccano
4
moyya
5
芳心向春尽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