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笔记本11代已经是10nm工艺了,桌面12代才用上10nm,生产线早期产能都给移动端11代了牙膏厂产能本来就高估计产的有点多
定位完全不一样啊,那个是sata3接口这个是m.2 pciex4速度不是一个级别的。。。
那时候是老款的970ep,和现在新款的方案和颗粒都不一样的(老款是970evo升级,新款是980pro降级,总体性能互有优劣说不上是升级还是降级,不过调度和发热肯定完全不一样了)
480g直接是480g那就是直接按1024进位的(关键是低于447g的480g就问题很大了)本身是合理的,但是你确定光威和铠侠会逆高利润商法这么干?我也买过很多光威和铠侠固态的实际到手全是按1000进位的容量真没买到过1024进位的良心产品 (512g到手480g按1000进位都已经算多给了几g了)
你自己随便算算就知道了480g实际容量447g就是1000单位进制算的,440g任何算法都不对(要是按1024那480g就是480g所见即所得了)这种不符合任何标准的实际容量通常只会出现在纯野路子商家的产品(比如标假容量的扩容盘和连容量都对不上的完全残次品颗粒了)
其实qlc主要还是品牌和价格问题,牙膏后期版本qlc和三星的qlc本身其实都还堪用(性能寿命甚至都不比一些比较差的tlc低,而且容量可以大的多)问题是在这俩品牌售价不合理(牙膏原本还能等当年545s和760p这种出现大批量低价销售的全新大船货,然而。。。没等到时候牙膏就不干了)qlc卖的也比那些比较差的tlc还贵,所以终究还是性价比低了,要是三星的qlc能卖的比一半容量的普通tlc盘更便宜就完全算不上
(毕竟三星的高堆叠qlc综合性能并没有多差就和现在的高端tlc随便反杀一些末期低端mlc一样,而且能翻一倍容量的情况下实际寿命更是轻松反杀普通tlc)只是拥有做好qlc实力的公司要么就是学三星qlc不卖qlc价,要么就是牙膏厂这样刚有点起色结果突然宣布爷不干了谁爱搞谁去搞把相关部门和加工厂都卖了。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