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车选择比以往多太多,根据自身情况多了解吧。根据用途确定车型,根据预算确定价格区间。数据、图片可以参考汽车之家之类的门户,然后看充值评测了解车的优点,再看38号车评了解车的缺点。。。最终确定三两个车型,去4s试驾+询价。买车是个技术活~
洗脑是品牌塑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好处,比如大众的二手残值率相对高一些。我第一辆车是捷达,买车时家里一直说大众好大众好,加上当时经济不独立,买了。第一个礼拜俩车窗升窗器全坏;第一个月仪表盘开始异响直到卖车;第一年尾箱灯失灵导致电瓶没电...小问题不断,大问题也有过。卖车的时候发动机已经开始渗油了(7年8万公里)。然而意外卖了个不错的价格。大众营销做得好没的说(虽然有明招有阴招),但大众车并不一定有宣扬的那么好,其他车也并不一定有宣扬的那么差,买车要理性。有的人会为了“品牌价值”多花钱,有的人更希望把钱花在性能、配置、材质上。
没有贬低大众的意思,也不反对作者为信仰(品牌价值)充值的做法,只是第二次买车期间看遍了充值评测,充值的“科普视频”,有些媒体/自媒体为了钱什么话都能说,深感车市坑深难测,获取有价值信息的途径太少。
希望大家买车的时候能更多了解真实的资讯,了解真实的车型信息,买到一辆真正满意的车。
市场教育做得好。宣扬了多年“日系减配不爱国”“美系粗糙油老虎”“韩国技术差不靠谱”“国产车没积累不结实”“英法小众不好用”,还不就剩下德系?BBA买不起,还不就剩了大众?信仰都是怎么来的,当然是要有传教者洗脑嘛...
个人观点:熟人作案。
理由如下:1、老人衣食无忧,涉案金额5500也不能解决什么问题,无欺诈动机。2、文中得知老人不懂法,打官司没有专业律师帮助,这种情况下,在一个年近80的老人眼里,输掉官司的几率是很大的,冒这种风险并不值得。3、如果欺诈,不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到临近网点取现,毕竟这种行为会增加作案风险。
推断:个人推断是熟人作案。
周边熟人容易了解到老人的卡号密码,并通过一定渠道制造伪卡,并且能熟知或监控到老人的存储习惯,伺机待发。
这样,嫌疑人就会选择在老人刚存钱之后,立刻到附近网点通过伪造卡片取现,以获取最大利益。
如此推断是否合理?
有可能盗刷:老年人防范意识不强,被周边人得知账号密码的几率很大。如果是周边人伪造卡片盗刷,那极有可能还在周边观察,会在老人存钱之后,盗刷,以求更多获利。所以,在老人进行交易之后,立刻前往附近网店盗刷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真的是理智、衣食无忧的80岁老人,不太可能欺诈。理由如下:1、作案动机不明确(如果要欺诈,5500有些小);2、无前科,而且文中得知老人不是很懂法,这种情况下他应该知道跟银行打官司输的几率很大。
个人推断:有可能是熟人作案,通过一定手段获取了老人密码,并且对老人存储习惯比较了解。
哦,变压器我看错了,你的是3000瓦的。淘宝有的店家,最高1500瓦的舜红,型号却叫3000w,很容易混。我买的是官翻,上面的透明塑料小盖子,是小的,不是这种大一号的。似乎是老款的罐子。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