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12周年签到1天
IP属地:内蒙古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cpu篇
Amd
k10.5架构的955依然拥有不错的性价比,但是架构过于老旧了,主要的问题就是tdp高达125w,推土机架构的cpu令人失望,而打桩机仅是对推土机架构的稍作修改(就如ivy架构对snb架构的),依然不给力,但新一代代号为trinity的apu是亮点,例如a10 5800k的核显 7660d 比intel的hd4000性能强了接近1倍,就算是a8 5600k的核显7560d也比hd4000有很大的提升,但是u的单核性能,还是那么弱!功耗也很不给力,考虑到大多数游戏和应用只优化到双核的实际情况,而目前双核中性能最强的i3 3220当之无愧成为了低中端最合适的选择,这方面就算是amd的高端6核或者8核cpu,在实际大多数应用中,都是不如它的,同样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英特尔自家的i5也仅仅算是稍好于i3,只有优化到了四核的游戏,才能表现出i5比i3整体强大许多,多说几句,面对只优化到四核的游戏,i7(例如i7 3770)也就比i5(例如i5 3450)性能稍好一丁点而已
trinity APU,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整合GPU的性能继续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严重的内存带宽瓶颈问题,需要DDR3 1866甚至DDR3 2133频率的内存才能缓解这个问题,让集显效能正常发挥,否则还是会出现搭配1333、1600内存后,分辨率只能停留在1280*720的水平上,游戏流畅性也很差,之前有一篇A8 3870整合的HD6550D的测试,大家可以参考:http://www.pc426.com/thread-45386-1-1.html
单纯从游戏的多核心优化方面来说,大多数游戏仍然对三线程以上支持不算完美,但是很多新作已经看到了遇到多核心/多线程的性能提升,而CPU以目前的效能提升换代速度来说,更新周期要被拉长很多,所以建议不要只拘泥于多数游戏对多核心优化不好,直接考虑i3或者奔腾这些双核心CPU。
通过很多实际测试,并且结合每帧时间图表,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微小的CPU性能差异,也可以带来游戏流畅性的影响,具体可以看E3 1230 V2与i7 2600的对比:http://www.pc426.com/thread-42960-1-1.html
对于传统的FPS测试,即使入门级CPU和旗舰级CPU,在搭配刚好吃满显卡效能的游戏、特效设置后,只会得到游戏性能差距很微小,CPU不重要的结论,但是很多人反映低端CPU玩游戏虽然FPS和高端CPU差不多,但是偶尔会感觉到卡顿或者不流畅,当然这个现象也是我研究了每帧时间图表的起因,有了这个测试,我们可以明确,如果预算充足,游戏配置下也需要尽量将CPU的级别合理提高,以获得更好的游戏流畅性体验,类似的测试在PC426所有涉及显卡的测试中都有出现,欢迎大家搜索。



小知识:什么情况下需要更多核心的cpu?
简单举例说下,假设你同时开启20个大型门户网站(含有许多持续的动态效果),那么这种时候四核会让你明显的感觉更加流畅些相比同架构下的双核产品,而如果你只同时打开10个大型门户网站或者20乃至30,50个以上的静态页面,这种时候,你是基本感觉不出双核和四核的差别的,这也是为什么一般没必要上i5的原因,而且由于cpu对于日常应用性能的过剩,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和效能来说,i3 3220已经绝对足够满足日常,游戏,办公和应用了
i3 3220已经绝对足够满足日常,游戏,办公和应用,这个结论从绝对的【理论】应用需求角度来说没问题,但是如果结合实际情况的话并不是太正确。
首先的问题是i3 3220这些CPU难以应付复杂的网页应用,比如骗过一些视频网站压缩机制而上传的高码率视频、弹幕网站较厚的弹幕,或者flash、图片比较多的网页,这个时候i3这个级别的CPU会体现出瓶颈,当然同时也有因为flash开启GPU加速后经常崩溃,需要在新装机上直接设置关掉GPU加速,以减少用户困扰的原因,毕竟关闭GPU加速后,flash对CPU的需求就会直接提升上来。
然后就是实际问题,目前所谓的各种“卫士”,实际上就是一个通过各种手段让用户装上各种有用没用软件,并且这些软件都在后台运行的程序,这样的结果就是这些程序占用了CPU资源,进而降低了用户体验,而且最近360开始和其他软件公司联合玩起了强制安装。
对于玩家来说,我们很清楚什么该装什么不该装,所以CPU资源都被我们控制在不影响体验的基础上,但是对于经验尚处于初级阶段的主流用户来说,我们无力促使他们不去安装各种奇怪的东西,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用户会抱怨电脑慢,向你求救帮忙重做系统,我想这个情景很多玩家都在不断重复经历。
日常应用是最复杂的应用,所以针对实际情况,预算允许的前提下首先保证SSD的投入,然后就要尽量保证CPU和外设尽量高一些,请记住越“不专业”的用户,对CPU和磁盘资源的要求越高。



intel
新一代22纳米的ivy架构相比上一代32纳米的snb架构,综合性能提升10%,这个10%是由以下三点统合后的说法,1.在同主频下,u的性能强了5%。2.新一代的核显hd2500比hd2000强了30%,hd4000比hd3000同样强了30%(hd4000比hd2500强了一倍左右)3.功耗也下降了20%左右
直接说xxx CPU比另一款CPU强xxx%是不正确的,因为关注性能测试的网友都会发现两款产品在不同的测试项目上所体现的差异是全部不同的,这些例子随便找性能测试就可以找到。
没有任何一个用户会将性能测试中提到的所有应用都平均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必然存在明显的应用项目偏向。
DIY整机的优势是根据用户需求制定最适合【某个】用户的方案——在预算范围内将用户需求范围内的应用体验优化到最强、将没必要的赘肉全部砍掉、同时保证最大的平滑升级灵活性;考虑所有应用平均相差多少,这个是DIY玩家摒弃的品牌机需要考虑的问题。
拿之前1230 V2的评测举例子(E3 1230 V2跑起测试和i7 2600几乎同频):
http://www.pc426.com/thread-42707-1-1.html
后面的super pi和国际象棋这类科学运算测试,E3 1230 V2与之前的SNB i7相比并没有多少差距,这个时候其实就需要纠结是否要考虑SNB E3 1230了,毕竟有温度上的优势;顺便说下,有专门下棋应用需求的用户,并且存在这样一个群体,所以以上分析并不是建立在理论层面上。

功耗这样标注同样不科学,E3 1220与SNB i7相比,砍掉了集显,频率降低后待机、满载功耗是有优势的,这一点大家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结论:http://www.pc426.com/article-32-3.html
但是到了E3 1230 V2与SNB i7的功耗对比时,虽然满载功耗体现了优势,但是待机功耗反而E3 1230 V2更高,这可以推得有集显的IVB i7待机功耗会更高:http://www.pc426.com/thread-42707-1-1.html。
以上情况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我们都知道了无论SNB还是IVB,CPU待机状态下可以做到10W左右的功耗,用户已经无需单独配备下载机,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类用户——在使用PC时,需要涉及PS、3D渲染等高负载应用,在用户不在PC前时,会当做下载机来使用,而且多数时间机器都是进行下载,这个时候SNB i7的待机功耗就会反而占优势。

直观的说明新一代核显和独显的公版跑分差异,粗体为核显,注意,在实际游戏中,所有独显额外再提升10%性能
hd6770比hd6750好10%
hd6750比hd6670好30%
hd6670比hd7660d好10%
hd7660d比gt630好10%
gt630比hd7560d好10%
hd7560d比hd4000好30%



科普:什么是核显?
我们首先要明白相比几年前的cpu,如今的cpu最大的特点是,cpu内部已经集成了显卡,如今的集成显卡已经不像当年那样子集成在主板上了,是集成在cpu上的,intel把它成为核芯显卡(简称核显),amd把它成为apu,这些与之前的集成显卡一样,其实都属于igp(内部图形处理器)的范畴,为了统一称呼和方便理解,个人文中统一称呼为核显,核显如果说在前几代属于基本可以无视的东西,那么发展到现今,已经必须予以重视了,尤其是鉴于低端显卡市场的混乱和坑爹。

最后综合来说

低端 散片推荐g645 330元 g1610 220元 G2130 400元 盒装推荐g840 430元或者g640 399元 或者amd的x4 955
a8 5600k


g645 2.9ghz的主频,比g840,2.8ghz的主频多了0.1ghz,但是由仅支持1066不如g840可以支持到1333,当然可以自动提升到1333,因此可以说和g840是同级
G645原生支持DDR3 1333频率,所以所有硬件规格与G850没有区别,这款CPU的规格要比G840更高。


g840原生支持1333,而同频的g640仅支持1066,虽然可以自动超频到1333使用,但是,按我内存篇讲的,这种超频后的1333和原生支持的是不可以完全视为一致的,当然这些其实都是浮云,目前京东g640盒装399,g840盒装439,差别也就在这,这两个,随便买都可以


g640比之g530有大概20%~25%的提升,g640盒装399,g530盒装289


g1610 22纳米ivy架构的赛扬u,功耗低,性能够用,散片便宜,目前仅250元,主频有2.6ghz,理论性能和g640同级


g2130 22纳米ivy架构的奔腾u,功耗低,性能强,3.2ghz的主频,目前散片市售400,比同价位g860好大概10%,双核内的应用感受,和i3 2120同级


x4 955 虽然是老的k10.5架构,但是在推土机严重令人失望,打桩机仅仅对推土机小幅度修改的情况下,目前京东盒装469,这个价位确实非常不错,很有性价比,当然一般应用还是g640或者g645更好,如果有多核的需求,自然是955,考虑到955tdp是g640的两倍,tdp多了60w,而且大部分应用都是双核以内的应用,再考虑到买新不买旧,因此下面不作配置,不过总体而言,955还是接近i3性能的,适合老的amd的平台的升级,考虑到同样古老,因此接口一致的情况下,主板可能连bios都不用更新了


a8 5600k cpu性能和核显性能都比较均衡,在低端独显普遍坑爹的情况下,是比较合适的家用办公影音兼低端游戏的解决方案

中端
比较 i3 3220 盒装819元 与 a10 5800k 盒装879元
1.在核显上,amd的7660d比之Intel的hd2500 强了接近四倍,简单来说,7660d已经相当于400元的独显了
2.在Cpu上,a10 5800k的打桩机架构仅是对推土机的稍作修改,单核性能同样不给力,而且因为多数游戏最多只优化到了双核,且有小部分游戏是cpu游戏的原因,因此,在绝大多数游戏和应用中,a10 5800k明显不如i3 3220,当然都是默频比较,不过,在实际跑分中,a10 5800k跑分比i3 3220高,因此对于多任务繁重计算处理更有帮助,例如多开游戏,多开大型计算程序等
对于APU,需要重点考虑内存方面的影响。
实际游戏体验,APU是远不如独立显卡的。


i3 3225比i3 3220 仅在核显方面从hd2500提升到了hd4000,核显提升了近1倍,hd4000比台式机的独显gt610好一些,目前两者差价不到10%,适合有需求的购入


i3 3220与i3 2130 虽然主频少了0.1ghz但是有ivy相对于snb的同主频好5%的架构优势,弥补了0.1ghz,所以性能同级,考虑到推新不推旧,虽然i3 2130便宜10%,但建议自行购买,不过提醒下,snb架构的cpu,由于是老架构,因此市面上基本不可能有正宗的原封联强盒装货了,推荐买散片,更好的体现架构优势



高端
两个适中的盒装cpu 最便宜的盒装i5 3450 1299元 适合超频的盒装i5 3570k 1579元


三个各有特点的散片 i5 2550k 900元,e3 1230v2 1250元,i5 3470 1050元


三个争议性散片专题
e3 1230v2 22纳米ivy架构,tdp69w,3.7ghz,超线程技术,使之适合多开大型运算程序,但是在游戏性上,和i5 3470差不多是同级的(同时,同主频的情况下例如i5 3550 最高3.7ghz,游戏性能是稍优越于e3 1230v2的),在跑分上仅仅由于主频低了0.2g的原因稍弱于i7 3770,远超i5,缺点是,没有核显,超线程技术对游戏的提高不大,无法享受第三代i5 四倍频,经实验基本无法超频
务必不要忽略i5与E3 1230 V2还有1MB 三级缓存容量的差距,详细的测试证明E3 1230 V2与i7是同级,所以E3与i5同级别的说法自然不成立,分析上太看重频率的微小差异。
对于同架构的CPU跑分其实是可以作为参考的,所以E3等同于i5的困惑也自然被解决。
已经出现了对超线程有优化的游戏,在crysis2中超线程对效能表现带来了明显提升,还是之前的观点,CPU的性能更替周期在不断延长,intel的CPU是相对保值的配件,而且CPU性能提高有助于游戏流畅性和提倡操作体验的提升,所以建议多在CPU部分留余量。
剩下的就是从FPS这方面的性能测试向每帧时间图表过渡的问题了,SNB i7与E3 1230 V2都会体现比较明显的流畅性差别,更别说和i5的比较了:
http://www.pc426.com/thread-42960-1-1.html


i5 3470 22纳米ivy架构,tdp77w,最大3.6ghz,自带核显hd2500,由于是第三代i5 不但功耗小,而且可以轻松配合z77主板,拉个4倍频,也即主频提升0.4g,达到最高4.0ghz,但是需要的一般z77主板比b75贵个大约100~200元
i5 2550k 上一代的32纳米snb架构,tdp95w,最高3.8ghz,但由于snb架构比之ivy架构,在同样主频下,性能会弱8%左右,因此实际默频性能和i5 3470差不多
缺点,这个cpu,没有核显,功耗大了点,但优点是可以轻松超频到4.5g,这种情况下,估计比i5 3470借助z77拉四倍频,可以提升10~15%的性能,但是相对于i5 3470借助z77拉四倍频,需要入手好电源和好的cpu散热器,虽然能便宜100元,但是这种情况也不够,实际要多花些钱,但是能多提升10~15%性能,也可认为多赚了200~300元,但是由于本身就是上一代的功耗就大,这种超法功耗更大了,而且超频对整体稳定性和损耗度也比较大,因此难以最终估算
2550K+Z77A GD55+150左右的散热器,总价大约2000元左右
1230 V2+低端B75(技嘉B75M D3V级别)+40左右的散热器,总价保守1780左右
1230 V2平台+650Ti级别显卡的组合,电源用BP300P的话差不多刚刚好的负载上
但是2550K的超频平台因为CPU的功耗问题,电源需要考虑更高的方案,1.35V跑4.5的2550K,掐CPU 8pin的话算上供电功耗大约140W左右,差不多和默认状态比涨了一倍多,可能电源需要考虑到BP430级别才能合适,这里存在100的差价


对于追求极致效能的玩家来说,显然这个平台很适合,较低的投入,较高的效能回报

但是对于追求性价比的用户,18%的价格差距摆在那里,2500K OC 4.5G能否大幅超越E3 1230 V2,或者说效能上的提升要远远高于18%,以至于可以明显影响主观操作体验的程度,这里需要斟酌
还有对将来应用的准备,比如系统下建虚拟机,本机下建虚拟磁盘+软RAID卷搭一个DIY NAS,目的尽量不对用户系统下的操作产生影响,使资源相对隔离,2550K因为去掉了部分I/O虚拟化技术的支持,所以这方面的效能表现会差一些,这些也都需要考虑进去。
建议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计算。


因此,个人总结:
1.高端游戏向,推荐i5 2550k+好主板+好电源+好cpu散热 ,超到4.5ghz
2.中端游戏向,推荐i5 3470+z77,拉四倍频
3.大型多开计算+一般游戏向,推荐e3 1230v2+b75 (无法折腾了)
4.一般游戏和一般应用向,推荐i5 3470+b75 (省钱,不折腾)
令4方案价格为1500元,则3方案价格为1700,2方案价格为1700,1方案为1800+50(超频额外损耗度估算)
令4方案游戏性能为a,3方案游戏性能为a,2方案游戏性能为a*1.15,1方案游戏性能为,a*1.30
最后各项最优:
1.多开大型计算且不折腾和节能的方案, e3 1230v2+b75
2.最高游戏性能的方案, 4.5ghz的i5 2550k
3.默频同游戏性能下最廉价节能的第三代i5方案, i5 3470+b75
4.默频同游戏性能下最廉价的方案, i5 2550k+b75
5.兼顾游戏性能和价格和能耗和傻瓜式操作的方案, i5 3470+z77 开四倍频



科普:什么是四倍频?
首先必须明白,cpu主频=外频*倍频,因此,3.4ghz的cpu主频,是由外频100mhz也就是0.1ghz与倍频34相乘而得到的,提升四倍频,也就是说倍频加了4,也即是主频提升了0.1*4=0.4ghz,主频每提升10%,可以简单认为性能也提升了10%,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四倍频的提升是指单核和双核的最大提升是0.4ghz,如果是三核心则是0.3ghz,四核心是0.2ghz
主频和性能的提升比例理解错误,这个时候应该遵循实际测试,不应该简单粗暴的把主频提升和性能提升划上等号。



小知识:
1.cpu的性能和主频直接相关,同架构下,无论是二级或者三级缓存等等其他杂项参数,哪怕翻了一倍,也没有主频提升一下带来的综合提升高,一个简单的说法就是,同架构下,主频每提高10%,cpu的综合性能就提升了10%,例如最高主频从3.5ghz提升到4.5ghz,综合性能可以简单认为提升了25%
2.什么是cpu散片,这是厂家直接向intel批量采购的cpu简包版,相比盒装cpu,少了外包装和cpu散热器,也因此可以省下不少的费用
关于主频和性能上面已经吐槽。
关于散片,正规渠道中只有OEM厂商会采购散片CPU,之前有过讨论,我们发现散片CPU的顶盖往往有一些瑕疵,而盒装的顶盖往往都是完美的;结合intel的QC部分,专门有为品相不好的CPU打孔而设置的岗位,所以推得有不符合intel QC标准的报废品流入市场变为散片CPU。
需要注意,OEM厂商采购配件的数量是直接按照自己的生产计划、故障率与返修备品、备件数量综合计算的,所以OEM渠道流出的散片CPU数量有限,而且这样出售备品的合法性也有问题。

2013-03-25

新西兰奶粉有木有,问题啊,家里刚买了桶惠氏,都没敢打开。

2013-01-30

最开始用罗技的G1,刚换过来感觉有些不习惯,现在算下来用了快1年半了,玩个星际争霸等rts游戏挺犀利的,鼠这种东西,还是要看手感,灯厂东西没有那么差,总得来说还是对得起这个价格的

2013-01-22

没了 ,这么快

2013-01-17

ค้้้้้้้้้้้้้้้้้้้้้้้้้้้้้้้้้้้้้้้้้้้้้้้้้้้้้้้้้้้้้้้้ค้้้้้้้้้้้้้้้้้้้้้้้้้้้้้้้้้้้้้้้้้้้้้้้้้้้้้้้้้้้้้้้้ค้้้้้้้้้้้้้้้้้้้้้้้้้้้้้้้้้้้้้้้้้้้้้้้้้้้้้้้้้้้้้้้้ค้้้้้้้้้้้้้้้้้้้้้้้้้้้้้้้้้้้้้้้้้้้้้้้้้้้้้้้้้้้้้้้้ค้้้้้้้้้้้้้้้้้้้้้้้้้้้้้้้้้้้้้้้้้้้้้้้้้้้้้้้้้้้้้้้้ค้้้้้้้้้้้้้้้้้้้้้้้้้้้้้้้้้้้้้้้้้้้้้้้้้้้้้้้้้้้้้้้้ค้้้้้้้้้้้้้้้้้้้้้้้้้้้้้้้้้้้้้้้้้้้้้้้้้้้้้้้้้้้้้้้้ค้้้้้้้้้้้้้้้้้้้้้้้้้้้้้้้้้้้้้้้้้้้้้้้้้้้้้้้้้้้้้้้้ค้้้้้้้้้้้้้้้้้้้้้้้้้้้้้้้้้้้้้้้้้้้้้้้้้้้้้้้้้้้้้้้้

2013-01-16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