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博主,从不花钱,全靠白嫖。 擅长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生活家数码领域作者
社区达人榜TOP.82注册3周年签到615天
IP属地:辽宁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酷态科15号充电器简单体验
心心念念的酷态科15号充电器终于到手,简单给大家讲一下测试结果。一句话总结,在同价位的产品中,没有对手,就是最强。优点:顶级的功率密度,最大单口支持140w充电功率,无论是手机,平板还是笔记本儿,都信手拈来,性能强无敌。3C1A充电口数量,以及双模组的功率分配,基本是我能想到的最优解。C1C2为同一套模组,共享最高140w功率,可盲插且热插拔不断电。当双口同时接入超过67w功率的小米手机时,可以分别激发67w功率档,对我这种双机用户来说,极其实用。顶级的兼容性,支持PD3.0协议,最高28V5A,QC4,UFCS,PPS,市面几乎全部的公版协议,除非是某些品牌刻意回避,否则基本上任何手机都能支持一个不错的功率。PFC+LLC架构,成本高,效率高,发热低。内部堆料精细且豪华,内部直接注满硅导热胶,散热也是顶级的,几乎是同体积产品中最好的持续输出能力。缺点:重量过大,超过330g,是我测试过的最重的一个充电头。外出旅行携带本身就有一定的负担,重量是普通单口充电器的两倍以上,如果再搭配一个高功率大容量充电宝,这套设备照着二斤去了。如果是有些老旧的酒店,基础设施不太要强的情况下,墙壁上很难插紧,使用的时候小心翼翼。总结:官方价格199,日常京东自营店售价大概在189,目前618期间价格为169,但是需要注意一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自带线的,一个是不带线的,买的时候注意甄别。我的这款是在拼多多百亿补贴上买的,152块钱不带线。虽说我手头不缺大功率2C线,但是其自带的线是支持6a电流以及140w功率的,个人认为值个30块钱问题不大。这款充电头最低的价格是在136块,即便是预算上升到两百,仍然没有对手,无解的强大。堆料本身已经是业内一线标准,还支持很多私有协议。如果是小米用户,有两台手机(米+米或果+米),出门携带三个设备以上(如双手机+笔记本,或者平板充电宝啥的),我是非常建议搞一款三口以上的充电头的。如果只是日常短距离溜达,那还是不要搞了。
2024-06-19
m4处理器的真实性能是什么样的?
有一个事情我比较好奇,这个部分疑点非常大。新版的iPad Pro搭载了苹果m4处理器。对于这款处理器的描述是,GPU性能提升了四倍。以苹果的性格来看,到底是不是基于m2的提升?但是偷摸搞了一排小字,基于苹果A13或者A14呢。苹果已经很久以来都不喜欢,对比同定位的上代产品,看直接的百分比了。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是一种不自信吗?两代的同定位产品,平滑提升能有四倍的性能,我真的是无法理解。一般来说同类型产品每年在架构和工艺双进步的情况下,在20%~40是正常的,按照苹果这个说法,复合增长率都干到百分之百了。举个例子,苹果m1是个什么实力呢?Gfxbench 5.0,阿兹特克标准帧率208,阿兹特高画质帧率78。就去高负载场景,骁龙8g2也不过72,骁龙8g3也不过95。骁龙8g2的GPU水平其实已经超过了桌面GTX 1050,而且是只在7w左右功耗释放时达到的性能,这一点我觉得是几乎无可争议的。按照苹果m2比m1提升了25%,m4又比m2提升了400%,合着m4的成绩是m1的5倍。五倍,五倍,五倍!M4的性能近似于GTX 1050的5.35倍,按照GTX 1050 3GB版本的time spy在2100分左右。合着m4可以达到10500以上。要知道我电脑上用的RTX 3060也才不过8700多分儿,RTX4060在普通的模具下也就1万出头。这并不是Pro,也不是max,更不是ultra。只是一款平平无奇,大力出奇迹的苹果m4。所以我觉得这肯定是假的,苹果至今没有提到它的通用性能提升多少,比如gpgpu算力,像素生成能力,顶点生成能力,浮点计算能力等等。所以我觉得这里一定有疑点,希望接下来,实际上市之后大家开测一下,看看真实的性能提升多少,不要老是针对某个特定场合做比例了,我们更需要的是综合性的提升。air6虽然说性价比仍然不是很高,仍然没有快充,仍然60Hz屏幕,但是起售容量来到了128GB,虽说还是有点紧吧,但至少比上一代产品的64GB起售强了太多。另外m2处理器对比m1在能效比的提升上不多,性能提升几乎全部依赖压榨处理器的频率和功耗做到的,作为轻薄的移动设备来讲,日常使用中能够有多少的表现提升还是个问号。接下来就看价格变化吧,反正air5出来就破发了,标价4399的产品,像3600,3700的价格基本都在半年之内出现。
2024-05-09
十年了,来补票了,一套《三体》才三十多块钱。
这几年知识付费很火,直到最近一年的经济萧条,才开始降温。有句古话说的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几年大家经济基础都很好,开始试图包装自己,凹人设了。点开这篇文章,价值5块钱。买这个月的直播,价值500块钱。报个什么培训班儿,价值5000块钱。其实费用并没有支付给知识,那是支付给焦虑的。真正有用的知识似乎并不是很贵,甚至很便宜。比如一本正版的《月亮与六便士》只需要6块钱,王小波的《黄金时代》7块钱,乔治奥威尔写的《1984》8块钱,路遥的《平凡的世界》9块钱。这一套下来,才60多块钱。接下来再搞个宫崎骏设定集。前几天看微信群有人推荐个读书班,只要588块钱,讲课的是某某学校的老师。有个十分钟的试听,据说这老师说话风格,和若智的郭继承有一拼,眉飞色舞,装腔作势,语不惊人死不休,不吹牛逼胃胀气。这里有个小窍门儿哈,判断一个培训科靠不靠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会不会摇头晃脑的说话,会不会装腔作势,装神弄鬼,阴阳怪气。后来一看,精装的《毛选》也才200块钱,剩下的钱足够买一套24史,哪怕整个都胡囵吞枣的浏览过一遍,饭后谈资,你就是最靓的仔,这要是能挑出其中一两本,认真研究几遍,能吹一辈子,要是多读两遍,再加上表达欲望强一点儿,估计就能复制石厅长的高度。以大多数人的阅读量来看,五百块钱的书基本能带到棺材里,如果有预算再加五百,鲁迅,欧亨利,契科夫,四大名著,包括近现代的莫言,余华,都能一勺烩。熟读唐诗300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咱就是说至少写作水平会提高很多。反正看不看完放一边儿,但是摆在这里就是很有排面,哥们儿是看过名著的人。上文提到那个读书班,一礼拜就结束了,大概率是最后什么都不会剩下的,完成任务之后充其量发个小奖牌,或许连实体都没有,只可以转一下朋友圈儿。我点名一下樊登,这是真的坑。和keep赚钱的思路一样,锻炼本身不能让你获得快乐,但是达成目标之后,为了炫耀,可以花钱去买个小奖牌。于是我们就见识到了一个非常奇幻的现象,那些流传百世,久经推敲的传世之作,价格已经不到一顿中午的盒饭,这也许可以归结为纸媒时代的落魄。而且所谓的网红博主,肚里盛不了二两香油的骗子,讲了一些毫无逻辑,毫无道理,自我感动,莫名亢奋,只能提供一些情绪价值的垃圾话,能卖几百几千。而读者虽然没听懂讲的是什么东西,却又奉若圭臬。每次看完这些,仿佛从身体到灵魂获得了洗礼,用不了几天,大脑又空空如也,只剩下注意看,这个男人叫小帅。真的指望这样浅薄的道理去指导人生吗?那大概率是要吃些苦头了。“不学数理化,处处是魔法。”我一直在坚持一个观点,知识可以付费,但知识的载体没必要付太多费,很多人刚好本末倒置了,把买载体当成了买知识,把学习知识的根本原因放在了世俗层面的炫耀,那肯定要出问题。《西游记》结局那段,如来有句话说的很有趣,“我说他们卖的贱了,叫后代儿孙无钱享用。”笋是真的笋,但他真的懂人性。看小说,基本上用直觉思维就行了,而看知识类书籍,用的是反思性思维,要损耗大量脑资源,人类的本性就是讨厌这东西。人本来不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度过一生吗。
2024-05-03
小米14Ultra比13Ultra强在哪了?
性能套件常规提升,8g3比8g2提升大约22%。屏幕由华星光电c7材料变成c8材料,峰值亮度从2600nit提升到3000nit。面板玻璃从康宁GGV提升到龙晶玻璃,同时曲面屏更改为等深微曲面。同时四周边框都有收窄,屏占比有提高。机身外观变化较大,deco模组下的凸起没了。机身重量轻了不到5g,如轻。三围尺寸的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在重心优化的前提下,手感好很多。机身强度提升不少,后盖材质新增陶瓷,新增钛合金一体机身。电池容量从5000毫安时提升到5300毫安时,无线充电功率从50w提升到80w,支持公版pd3.0协议,最高支持65w,上一代最多只能到30w左右。主摄传感器由imx989提升到lyt900,尺寸没变,单像素面积没变,但是制成工艺从40纳米提升到了28纳米,节能40%以上。同时动态范围提升9.5倍。前代仅支持两档可变光圈,最大光圈f/1.9,最小光圈f/4.0,本待升级为无极光圈1024档,最大光圈f/1.63,最小光圈f/4.0。镜头组由summicron镜头提升为summilux微距和长焦传感器完全没变,仍然为索尼IMX858,但是两个长焦镜头都新增了微距功能,120mm焦段潜望长焦光圈由f/3.0提升到f/2.5。散热系统由单环形冷泵提升到双环形冷泵。预装系统从MIUI14提升到小米澎湃OS。通讯层面新增两颗自主研发的澎湃t1通讯辅助芯片,新增卫星通信功能。从WiFi 6增强版提升到WiFi 7。在可玩性上,14U的影像套件做的更好,滤镜壳转接环改成了卡扣式,更不容易疲劳磨损老化,拍照手柄有无线改成了有线,不能完全算提升,只能算各有利弊。同时手柄集成了一千五百毫安时电池,可以做充电宝为手机充电,也可以在不取下充电手柄的同时,使用快充对手机直接充电。主要提升点还是在影像,其他方面基本等于常规提升。
2024-02-28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