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闪
频闪的问题,主要在于两种屏幕调光方式的差异。
LCD屏幕如果需要降低屏幕亮度,只需要直接调节背光板的亮度即可,因此可以轻松实现全局DC调光(DC调光,指通过调整屏幕电压或电流,也就是改变功率的方式来控制显示亮度)。
OLED屏幕由于没有背光板,在改变显示亮度的时候,如果直接调节功率,在低亮度下就会出现颜色不均、显色不准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厂商开始在OLED屏幕上应用PWM调光。
PWM调光可以在不改变功率情况下,通过控制屏幕在一定的频率上交替闪烁,利用人眼的视觉残留效应达到连续显示的效果。简单来说,PWM调光就是亮、灭、亮、灭不断交替,闪烁的频率越慢,实际感觉到的亮度越低。这也就使得PWM调光会出现频闪的问题。
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一项研究表明:对人体健康影响较低的频闪应在 1250Hz 以上;基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至少应该在 3000Hz 以上。
目前LCD屏幕的频闪在1000HZ以上,而采用 PWM 调光技术的 OLED 屏手机,其频闪率大约在 200Hz~250Hz 之间,随着屏幕亮度降低,频闪率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在低亮度显示的情况下,OLED 比LCD 更容易造成眼部疲劳。
iPhone XS Max 分别在 1/50、1/500、1/1000 快门下的频闪表现
烧屏
由于 OLED需要每个像素自行发光,而不同颜色像素点由于材质不同,发光寿命也不同。如果某一个区域长期显示高光源,那么该区域的像素便会老化得较周围像素更快,就好像电灯用久了之后会坏一样,这些像素也会老化得更快,从而该区域产生烙印。
烧屏问题是OLED屏幕无法避免的问题,苹果从iOS11开始加入防烧屏机制,媒体的测试表明,iPhone X在最高亮度持续显示一张图片 510 小时后才会出现烧屏。iOS 13中加入的“深色模式”既是为了延长手机续航时间,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避免烧屏。
而对于LCD屏幕来说,“烧屏”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如何选择
如果看屏幕的时间比较长(比如阅读或者玩游戏),又或者比较注重性价比,采用LCD屏幕的手机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如果希望手机的屏幕有最好、最完美的表现,对于手机的手感、续航时长等方面有比较高的要求,OLED屏幕依然是手机领域最顶级的屏幕。在同一产品系列中,采用OLED屏的手机,普遍机身厚度更薄,屏幕边框更窄。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