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模式也就是能在一二线城市存在,这才多少量,撑不起来的,更广大的啤酒消费市场是在三四线和县城甚至农村。大厂宁愿不做这块,这种B2C还是留给小精酿厂做好了,总要给人家留口饭吃吧。
我说的大厂就是国内前五的雪花百威青岛燕京嘉士伯,再下面的体量就和他们完全没法比了。精酿就是个性化的,而大厂要的是品质的稳定,小厂船小好调头能快速出新适应市场。大厂的技术人员也不是啥都懂,分工太细,协调起来很麻烦,而且干什么都要审批走流程,比如百威,你改个糖化温度都要和总部打招呼。做一个新产品,哪怕在别的厂成熟的工艺,到你厂来做,要经历几轮试产才行,动辄大半年起步,别说全新的产品了。
一方面是大厂因为多年在工业啤酒行业摸爬滚打,不会轻易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搞不好会砸牌子的。一方面即便是啤酒文化发达如美国,精酿所占比例也不过15%,何况是国内,大厂只做工业啤酒就已经有足够利润,大规模进军精酿动力不足。百威为什么要相对主动一点,一方面是它本身产品线足够多,一方面它相比其他大厂,本来就是一个资本驱动型公司,你以为百威主要是靠卖啤酒赚钱的吗?NO,人家主要是靠资本运作的,精酿虽然量不大,但话题度高,可以给资本市场发积极信号。
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有专门的酒花保存SOP,酒花库每天都要检查记录温度,要保持在4℃以下,定期要做酒花茶品评,看是否有氧化味等不良味道。对拉格啤酒,离心机一般不能完全代替过滤,只能是作为预处理,降低过滤前的酵母含量,提高过滤效率。如果过滤前悬浮酵母数还有十几个百万,那根本没法过滤了,一般最少要降低到5百万以下才行,操作得当一次可以过滤几百吨甚至上千吨。过滤过的硅藻土肯定不能重复使用的,都是一次性的。硅藻土资源早晚也会用完,所以现在很多厂家也无土膜过滤了,这个效率上也不输硅藻土过滤,而且不用加土,现场干净员工省力,但设备贵,清洗工艺复杂。苹果酒我没做过,这个国内的大厂好像就是嘉士伯在做吧, 一度传说喜力也要把诗庄堡由新加坡改到国内做,但目前也没成。
一般啤酒厂颗粒酒花用两种,一种苦花,一种香花。苦花顾名思义,主要就是提供苦味,一般理化指标只测一个α酸含量。香花当然主要就是提供酒花香味,不过酒厂一般也不测酒花油含量,就是按一个固定值加。当然以上说的都是酒厂的生产端。实际大啤酒企业的酒花都是总部统一采购的,在大企业的研发或者检测中心,那里测的指标会多一些。
可以这么说。工业生产不需要麦汁中有太多未分解的蛋白质,因为酵母没法直接利用大分子的蛋白质,酵母最喜欢的是单分子的氨基酸,也就是蛋白质彻底分解的产物,也能利用少部分多肽。生产上麦汁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α氨基氮,也可以理解就是麦汁中的单分子氨基酸的含量,这个指标对酿造有重大意义,太低酵母长不好,太高副产物多影响风味。麦汁残留的蛋白质太多还会影响啤酒非生物稳定性,也就是会缩短保质期,所以有些啤酒厂甚至还会专门在麦汁冷却阶段额外添加蛋白酶分解这些蛋白质。
也不能简单这样认为,因为你去除无效成分的同时难免也会带走一些有效成分,有效成分损失大,反正45的α酸含量一般会比90的高不少。即便都是90型的,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甚至不同收获年份,α酸含量可能都会差别比较大,高的甚至能差到1倍。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