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7周年签到1天
IP属地:贵州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鲸鱼安慰了大海
⚡︎ 最近读《卡拉马佐夫兄弟》,昏天黑地,脑子里几十种念头在打架,嗡嗡直响。 读的间隙,想看一本简单的书,想起了《鲸鱼安慰了大海》。 这本书是旧书了。两年前的吧,那时一个信任的朋友推荐,说这本书极动人,又极简单,三言两句,写尽了美好纯粹的感情。 “读的时候在笑,合上书却哭了。”朋友用了一个很夸张的表达。 诗读得很快,我随手翻,很快翻完了。果然如此。 有的读书博主推书,经常会说“想全文摘抄”,一个小说,一本散文,十几万字,想全文照抄,也只是想想而已。 但诗集可以啊。全抄下来,也不费劲。 这本书的作者燕七,一个小县城的女生。名不见经传吧,但多少美好的句子,多少纯粹的情感,都在这种“名不见经传”里。 这书让人相信,世界再复杂,我们也可以在简单中找到美好。 但我们有时候走得太远,变得太复杂,已经忘记了那种简单的人生,纯粹的情感。所以,读到这样的诗,心里会一震: 我从不对你说,喜欢你 我不给你尘埃给树叶的压力 我从不骗自己说,喜欢你 我是善良的蜜蜂给自己留一点蜜 ——《从不对你说》 多么不起眼 这些落在纸上的字 像蚂蚁搬动花瓣 有谁会低头来看 ——《我写的是诗吗》 尘世滚滚,我们有多久没有看蚂蚁搬动花瓣了? 这些诗,看似简单,很快读完了,内心的波澜却能持续很久。而且,立竿见影,读几首,抄两句,立马可以让我们忘掉窗外的喧哗和心里的嘈杂,去火去燥,身心两静。 跟诗在一起的,是老树画画的画,老树的画也是那种纯真无邪的风格。 文学可以治病。我们只能过一种人生,但书里提供了无数的可能。我们读到了,就仿佛拥有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生活。 翻完了《鲸鱼安慰了大海》,想到朋友那句“读的时候在笑,合上书却哭了”,突然理解了她。 笑是因为被治愈,哭呢,因为发现这治愈是短暂的。 真正治愈我们的是我们自己——如果我们也能像书里的人一样,虽然历经沧桑,到永远不忘记内心深处的天真。
2022-05-26
中国人的活法
这是我今年读完的第二本散文作品,也是第二本年度最爱书籍。 中国人的活法 ? ??‍💻王充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不要被这本书的书名所“迷惑”了,以为这是讲中国人如何生活,其实是通过一位位机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的命运来讲述埋藏在中国人一脉相承的生存之道。 本书 君王篇、政要篇、文人篇和女性篇,涉及司马家族、宋徽宗、曾国藩、李鸿章、庄子、杨贵妃等。 分享几 我印象深刻的历史人物: ◾️ “黄金 ”的司马家族为了夺得正权,处心积虑几十年,把一切精力都放到谋国、cuan位上。但是真正成为九五之zun时,已经到了第三代,这是已经到了危患冲冲时期,到头来就只有灭M的结局。 不论“八王之乱 有多血X、残B,司马家族的人性丑恶多么令人发指,但最终他们都成为“尘土”,葬于北邙山下。 ◾️ “不倒翁 李鸿章的一生中,始终处于夹缝里讨生活的状态。上面坐着阴险的老太后、怯懦的小皇帝,身旁又围绕着数不清的勾心斗角的人物,他都能斡旋期间、游刃有余。可想而知李鸿章是多么滑头。 而在中国历史上有三个最讲求实用的代表人物:战国末期的李斯、五代的冯道和晚晴的李鸿章。李斯通过老鼠悟出人生必须有所凭借的现实道理,而冯道和李鸿章靠着娴熟的宦术叱咤正坛。 ◾️ 在西方,曾经 五位文豪不同程度、不同侧重地推崇庄子的思想。借鉴了庄子的创作经验,并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分别是:美国作家梭罗、英国作家王尔德、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和墨西哥诗人帕斯。他们都衷心崇拜庄子,博尔赫斯和帕斯都引用过“庄周梦蝶”的寓言故事。 ◾️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 马嵬坡 的三场辩论”。作者提到的三场辩论,分别是:①如何评价杨贵妃,她是不是“安史之L”的或胎;②她是怎么S的,S在何处;③她究竟S没S,如果没S,她的下落何在。所谓辩论就是史家、文人在自己的作品里所呈现的观点。最熟知的就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他“参加”的是一场辩论,并持批评态度。 这个部分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章节。也许是女生特有的爱看八卦的内心特质吧,我认为我看得很过瘾。作者旁征博引了很多作品,让我大开眼界。 ????‍♀️我不是历史大神 看这本书的时候查了好多资料,所以这本书我阅读了好长时间。慢慢阅读才更被王充闾先生的老练文笔所征服。很推荐给你们
2022-05-22
全部的你
那是我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时空是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都是头脑里的电子讯号,只有此时此刻这个瞬间才是我们真正活出来的。 好久没有更新,因为我在不分昼夜地读杨定一博士的书——他的文字是架在古人(的最高智慧)与现代人之间的一座桥梁。朴实而深刻,谦逊而启发。整本书几乎不太划重点(我以往习惯于不停划重点),时间一下子就划过去了。甚至都不忍心用"拿笔划线"来打断这种美妙时刻。这是心与心的对话,与以往的"头脑风暴式"阅读全然不同。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事实,这个世界是完全虚构的,只是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头脑之中,无论我们所看到(比如眼前这本书),所闻到,所听到,所触摸到,甚至所想到,所感受到,全是我们五官摄取外界的信息,然后通过头脑的处理,变成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而头脑又是什么呢?连头脑也是空的,根本没有一个本质好谈。所以我是谁? 没有答案。 这个没有答案的空当,停留其中。关上头脑,就是关上世界。 然后臣服于当前这个瞬间。当前瞬间的每一个形相,我们都要用大平等心去看待。有一天我坐在一家人出门游玩的车座位上,全家出游,又是结束了忙碌的工作,心里当然很雀跃。突然感悟到,如果没有过去未来,你不知道游玩会给你带来快乐。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去到哪里。再极端一点,你甚至不知道上一秒的事情,也不知道下一秒地球是否会毁灭。你只是坐在车上,漂浮于宇宙中的此时此刻(连宇宙也不存在)。那跟我在辛苦工作的那一个瞬间有什么区别?只是我的头脑在告诉我什么该开心什么该失落。如果你只是活在这个瞬间,你很容易臣服,接纳一切形相。如果只是此时此刻,那么你的银行卡里有几个零,你家是豪华还是简陋,你有什么社会地位,你做什么工作,在工作还是游玩,又有什么区别?更妙的是,在每一个无区别的瞬间,你都可以毫无理由地产生不合理的快乐,根本无需努力。甚至只要一点费力,那就是头脑的作用。你的本质就是快乐的。这个臣服于瞬间的练习仿佛打通了一条通往"无思无想"的隧道,随时都能进入。 杨定一认为对他最有效的法门。任何起心动念,都可以问自己,是谁在烦恼?是谁有这个念头?是我,我是谁?没有答案(因为我本来就是空)然后落入无思无想。然后就停留在这里吧,让这个空当从一秒变成一分钟,再变成一小时,24小时。如果你都可以活出来,那也不必读什么书了,合上书,大笑一场吧。 原来生命是这样快乐,我们本身就是天堂。
2022-05-19
夜晚的潜水艇
《夜晚的潜水艇》 从去年到今年出现在我眼前无数次的书,终于读了。 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第一篇实在太好看了,迫不及待去豆瓣先给了五星。 ∙ 读完之后去看了书评,才发现争议这么大。 有人贬的一文不值,有人盛赞无与伦比。 看了些长长短短的评价,发现读书这件事真是永无止境,我不懂那些专业的构造东西,喜欢与否全靠感受。 ∙ 打开这本书的第一篇第二篇,真切的体会:读到精彩的短篇故事引人入胜时的感受,很惊喜很有趣很别致的表达。 不过看完全书,也感受到篇章之间框架上面的一些雷同相似,所以最终打了四星。 ∙ 初读开篇以为在写想象力和潜意识,角度新奇探讨的故事稀有。 读到后面倒有些玄幻古怪的意味在里面,这部分不是很喜欢。 ∙ 但总的来说,读这本书的过程还是带给了我极大的新鲜文学体验。 作者作为90后,已经是我读过的作品里别具一格,走在前面的一个了。 ∙ 分享一些片段: 确定无疑的事情有这么一两桩,也就足以抵御世间的种种无常了。" " 迷迷糊糊地想,也许我的命运和深山中某棵树的长势有关;也许和海面上一刹那的波澜有关;也许我一生的顺遂和坎坷早就预先呈现在云海下某块石头的纹路上;而我和李茵的恋情会不会有美满的结局,也许取决于银河系内星星的总量是奇数还是偶数,或取决于两百年前的今天耽园里有没有下雨。" "我想 也许并不存在对人人管用的经文,要调伏各自的心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偏方。"
2022-05-17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老先生这所谓生活的艺术,内容可是太广了,我更愿称之为生活的哲学,真是本难啃的书,断断续续读了1个月,阅读体验是"渐入佳境"的感觉。 .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学贯中西的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人们称他为“亦孔(子)亦耶(稣)”的代表人物,原著是英文的,上世纪30年代风靡世界。中国人似乎对"大师的作品"有些失望,世界人民却表示很喜欢。 . 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人本就是神秘的,读不懂就对了,越是读不懂越是去挖掘和探索。所以当年这本书在美国图书畅销榜长期稳居首位。 而我的初衷就是想看看被鲁迅骂过的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 📖《生活的艺术》顾名思义也就是教人们怎样艺术的生活。 其实从古代的诗人和学者身上我们都可以得到启迪:伟大的现实主义,一部分理想主义,大量的幽默感,以及对人和自然的诗意敏感性,造就了中国人的特质。 . 在这样一种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最高理想人物应该是一个 宽宏的接受现实的不完美,带着轻微的讥讽看待人生(但并不因此厌世),抛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的生活的达观者。 . 要学会享受人生基本前提是: 1⃣必须根除西方宗教观念,要知道这个尘世就是我们唯一的天堂。 2⃣必须懂得一个道理,精神享受和感官享受是分不开也分不清的。 3⃣人生的快乐最需要的是充分的闲暇,而并非大量的金钱。 4⃣你只有产生自由的意识(即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的享受快乐的人生。 . 一张床一把舒服的椅子也有它的意义;优美的谈话是一种愉悦;烟酒茶也是一种享受;读书则是与另一时间空间的友人的神交,你大可以去观山,看云,养花,蓄鸟,领略自然的玄妙…… . 🔺作者文笔之美,举世公认,这本书也不例外,哲理,灵性,幽默感,知识性的完美结合,为大家展示了一部人生百科知识集锦和人生修养指南。娓娓道出才情人生,智慧人生,快意人生的一种参照来。 . 最后你会发现,生活及思想的简朴性才是文明与文化 最高最健全的理想。 . 🔺这种理想化的艺术生活,对某些人也许是很难实现的,也折射出现代一部分人无奈的生活方式——(虽然我们的骨子里有这样或那样的特质)但为了生计而奔波,基于经济的选择,而不得不在时间,金钱,与生命之间做取舍了。 
2022-05-16
逃离
书名:逃离 作者:艾丽丝•门罗【加】 • 读完第 一篇,我已认定《逃离》会是我今年年度蕞佳前十。没有惊悚,没有刻意的氛围营造,却让我背脊发凉。纵使曾经抛开一切,双向奔赴,也拗不过控制、可怕的婚姻关系。短短47页,写尽了令人窒息的婚姻。以为想逃离的女主,却已逃脱不了婚姻的五指山。 • 其实我个人会更偏爱读长篇小说,但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读起来竟有一种长篇的感觉,意犹未尽,朴实优美的语言中带有一点朦胧悬疑感。我真后悔,后悔这么晚才读门罗! • 这本书一共有八个短篇,不过,也可以把它当做是六个故事。中间有三个短篇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是一个中篇小说(朱丽叶的故事)。 • 恰逢明天是母亲节,在朱丽叶的故事中,蕞让我意难平的是她们母女的关系。我以为是母女情深,等来的却是女儿的不辞而别、杳无音讯。不管是什么情感,都不能太过,不要用自己以为的去要求别人。 • 读完这个故事,我更能理解,孩子会慢慢长大,从什么都分享的贴心粘人小宝贝,变成有自己的小秘密,需要自己独li的空间……我要慢慢接受,她不再以我为中 心,那个时候,我要感到幸福,她长大了! • 书摘:她像是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能不感到疼。可是每当她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她便能觉出那根针依然存在。 • 太爱这本书了,因为这本书,我爱上了那个封面慈祥的门罗奶奶! 
2022-05-13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