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15本里没有我喜欢的宁航一,《1/14必须犯规的游戏》,当时大白天在公车上看个系列的第一本第一个故事时,故事发生在不见光线的超市里,人物为了安全个个不敢出声,看得太投入我都忘了自己在公车上,也是不敢出声,还坐过了站。
#你是怎么认识社科文献出版社或甲骨文丛书的?#好多人和我一样是从《地中海三部曲》入坑的啊。最开始接触地中海这个区域,是从课本上,后来是从《大航海时代》这个游戏里,加深了印象。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鲨鱼海盗骷髅旗,歌曲电影动漫满足了对海洋的幻想。地中海那边的人,是不是每天在海边在海上?
所以三部曲中最先看的就是《海洋帝国》,阅读之前被出版社的名字吓到了,以为会是枯燥无味的历史年表风格,没想到还蛮有趣,至少比推理小说《脑髓地狱》好读多得多得多。
#分享一本你读过的汗青堂的图书# 看了一下购买纪录,有一些是汗青堂,有一些是甲骨文的,最新一本正好是《美食与文明》,毕竟民以食为天,作为吃货大国吃货省的一名喜爱了解历史的合格吃货,关注这个也是很合理的。
其中第三章有一段,说佛教徒偏爱大米,而不是面条。话说种什么谷物,吃什么,怎么吃,个人一直认为这更多是缘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其次才是种植技术,至于什么宗教信仰的食谱,比重应该没那么大。民以食为天,饱暧思**,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也体现了这一点,古今中外,大部分情况下是这样的。
且不谈美食,食物,充足的食物对于一个文明,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重要性,毫无疑问。三皇五帝之一,有尝百草的神农,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有农家。作为农耕文明,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上的每个朝代每个政权都劝农劝桑,大部分改朝换代的起因也和饥饿的底层人民有关。
从这本书中,不止能换种角度,了解中国历史的另一面,还能了解历史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演变,满足了我的阅读爱好。
#回首过往,哪一刻让你觉得读书真得有用?# 学渣,看过的技术书不多,专业书毕业后工作用不上,也忘得差不多了。反倒是因为兴趣,碎片化学习的一些东西印象深刻。
读书有用没用因人而异,看得书很多,但能符合普遍标准的“有用”的书不多,小说、科普百科、历史故事等等。
“这些能帮你提升一毛钱薪水吗?”
不能。
“整天看没用的”
但我喜欢。
个人觉得对我有用的,有深刻影响的,反而是小学初中时看过的童话大王郑渊洁系列童话“大灰狼罗克”中的一两篇短篇。故事情节大致是,大灰狼罗克当上了教育部长,发布了两个规定“老师100句禁语”和“父母100句禁语”,规定了老师和儿童父母禁止对孩子说的一百句话,禁止对孩子贬低,咒骂,人身攻击等。当时对比了一下,我父母基本没说过,除了“别人家的孩子”这种。从小到我成年结婚生子,一直没听过我父母在家里说粗口,以至于上学时和同学吵架还得用他们的方言,老家的方言不会吵。当时十岁左右看的时候就想以后我有自己的小孩后也要注意这些禁语。后来真的有了自己的小孩,也真的做到了。
如果中奖的话,我想要汗青堂、觉醒青年、文化杂谈其中之一,小孩上小学了,幼儿园大班系列用不上了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