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17款长安cs95两驱智远车主。17年7月购车。裸车17,落地19+。车除了油箱极小(约320公里),油耗高些。没有太多槽点。但问题是这车刚上市第二年就中期改款了,最牛b的是发动机也小改。17款成绝唱。20w买个收藏品。配饰极少不说,副厂配件基本没有。再过几年维修成本可能极高。9w公里我去换正时。4s店居然没换过。大家一起搞科研。真是醉了。
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兄弟。我说的陈并不是陈米,是陈稻谷,这俩区别还是比较大的,米很难保存,稻子则不同,东北一年就一茬。青稻子今年价格不详,或者说没价。应该到不了那么高吧。五优稻4五常周边干粮应该在3块以内,五常厂商在泰来及周边收粮的话干粮应该在2.3-2.4。五优稻4被过度神化,龙阳16,14个半水才不到2块。龙稻18,松粳22,28。都很好,五优稻4只是炒的太火。
并不是说lz推的不好,只是想说对于低价大米别期望太高。。。大厂只能保证食品安全。新兑陈也安全的,只要大堆没问题,没见过超标的。😂 米企在水稻主产区可以说遍地都是。工艺并不复杂,主要还是看稻米本身品质。
这个本应该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现在却有些复杂复杂 。哈哈。大米在众多消费者心中也就2,3块。高价米很难卖,新米成本就不低,企业也是被逼的,一个不兑还有别人兑。打不过就加入。
每年看到米的推荐都来惹事。哈哈。
还是那几个点。
1。不要信打折的五常米。我也就吃到过2年真正的五常稻花香。我们自己在五常包的地都新兑陈。
2。什么鸭稻田蟹稻田。不是弄点螃蟹鸭子去游游泳就能卖高价了。
3。没有低价米。可以说如果南方朋友没有渠道的话8元以下米随便买,都一样。这东西就像茶叶,北方朋友喝过多少正经好茶?五常白包今年什么价?大神报一下。打折?还让不让人赚钱了?
4。有没有米企敢说一下拍没拍过国储的轮换粮。或者说有没有机会拍到?国储每年都会收购稻米,这些稻米3年和5年的最后去哪了?(当然,3年的无害,只是口感差些,有些理论不允许食品企业拍,可最后有没有拿工业执照拍完了用于食品加工的?如果举报重奖绝对有人举报。
5。张一元,大益,八马的茶是绝对的行业制高点吗?如果不是,米也不要相信品牌,品牌米只是没有食品安全问题,口感这事,够用就行。
17号下的单,用了2天。这产品纯属。坐标黑龙江,室内温度24-25左右。关节炎畏寒,所以基本常年温度控制在26度左右。米家这款恒温模式测温十分不准。实际温度比设定高2度吧。很干,很干,很干。(对比15年买的电热膜取暖器)。反正挺失望的。先后用过小太阳,电油汀,电热膜,和这个,这几种比较的话个人感觉还是电热膜好些。用米家智能插座测试,电热膜耗电量和米家这款差不多,还稍低点。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