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各种羊毛,食品和鞋服的爆料 正在努力涨粉中,希望大家可以帮忙点点关注,感激不尽!
爆料达人
爆料达人榜TOP.51注册5周年签到2037天
IP属地:山东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Tianchi Lake on Changbai Mountain),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双方各拥有一部分水域。天池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其池水的海拔高度为2189.1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天池在长白山巅的中心点,群峰环抱,离地高约20余里,故名为天池。”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天池在宋朝以后多有喷发,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刘建封登上白云山,为天池十六峰命名,探明鸭绿、松花、图们三江源流。天池周围火山口壁陡峭,并形成十几座环状山山峰,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长白山天池也是松花江、鸭绿江以及图们江的发源地,素有“三江之源”的雅称。 2000年,长白山天池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公布为“海拔最高的火山湖”。2相关星图共3个词条共4个词条共5个词条共10个词条共42个词条词条图册历史沿革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生代多成因复合火山,火山活动经历了造盾(早更新世)、造锥(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喷发三个发展阶段。通过火山地质学和考古学14C年代学测量,全新世以来天池火山至少有两次(1199年和约5000年前)大规模喷发,是天池初具规模的时期。宋庆元五年至宋嘉泰元年(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喷发是全球近2000年来最大的一次喷发事件,当时喷出的火山灰降落到远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这次的火山爆发,喷射出的大量熔岩,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天池。也就是说,长白山天池的年龄不超过1000年。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清康熙七年(1668年)、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爆发式喷发,火山喷出物堆积在喷火口,形成高耸的锥状山体。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刘建封登上白云山,为天池十六峰命名,探明鸭绿、松花、图们三江源流,勘分奉吉界线,查清中韩国界。自此,改变了“登白山而不知白山之高,临天池而不知天池之深”之状况。
01-31 15:08
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Kangrinboqe)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西藏最古老的佛法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便发源于此。“岗仁波齐”的意思是雪山之宝。这个岗底斯圣山是八千万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极乐世界之地曾诞生八千万贤能并传播佛法的圣地,是赡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古象雄文明的发祥地。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统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强盛的吐蕃王朝,西藏正史开始书写。而近几年考古发现纷纷证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据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象雄古国(事实上是部落联盟),史称羌同、羊同;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记载,根据军队的比例,象雄人口应不低于1000万。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彻底征服象雄古国。此后,象雄文化渐渐消失。西藏本土古老宗教本教的文献被专家称为“象雄密码”。《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自聂赤赞普至墀杰脱赞之间凡二十六代,均以本教护持国政。”而当时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于本教经书典籍的书写。据《西藏王统记》《朵堆》等典籍记载,象雄人辛饶米沃佛祖对过去原始本教进行了许多变革,创建雍仲本教,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辛饶·米沃祖师首先创造了象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古象雄文明就以“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发展起来。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栾建章曾撰文评价古象雄文明及本教的历史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要研究藏传佛教,也必先研究本教。否则探究愈深,离真相可能愈远。”交通进神山的路线有两种,南下和西行。神山冈仁波齐峰南下一种是从喀什南下沿新藏公路,从叶城需3天左右到达狮泉河,再转车前往神山,叶城是新藏公路的实际起点,新藏公路上并无公共交通工具,可在登山宾馆内和零公里处搭乘便车或在路边等候开往西藏的军车,车费400元左右,狮泉河距离神山480公里,顺利的话一天可到,车费50-100元。西行另一条从拉萨西行,从拉萨到拉孜可经过羊卓雍错,如果你走旧路,可在峰顶鸟瞰羊湖,由于旧路耗时,所以只能在拉孜或日喀则住一晚,15元/人,在到达阿里以前的最好一餐,便是在这里。拉孜往前很少有食宿,行至53公里处到达卡嘎镇,是个照相的好地方,过后65公里到达桑桑,那里也可借宿10元/晚,桑桑过后122公里处的22道班,有路标指向阿里,分南北两道。1.22道班后走北道需时6天,且道路非常颠簸,但风景不错,可以看到温泉和间歇泉,行至242公里处即可到达措勤县,那里可住高原旅馆15元/人。措勤往北117公里处到达洞措,是一个双岔路口,有卡车来这里运盐至拉萨或日喀则。岔口往西90公里处便是改则,那里有几个四川饭店,住宿的话10元/人,改则过后的革吉是个用餐或过夜较好的地方。进镇后,在县招待所住宿10元/人。革吉到阿里狮泉河镇112公里,在颠簸5、6天之后,你会觉得这路出奇的平坦。从狮泉河镇到神山一天可到。2.南道较北道近些,约需4天,没有便车可搭,只能包车,且南道非常危险,如果遇上人熊,小命不保,建议游客尽量绕道。住宿拉孜宾馆20元/人,冈底斯宾馆30元/人,神山招待所25-100元/人,晚上自设发电机供电,旅店都不设食堂。扎达至狮泉河镇,住宿20元/人,终于可以洗澡了,穆斯林澡堂8元/人,在此可补充物资,途中可到藏民处买羊现杀,现吃。注意事项1.南下走新藏公路的话,要知道那里冬春两季大雪封山,最好是在每年5-10月前往,由于沿途的气候及食宿条件很差,带好足够的防寒衣物和药品。2.从拉萨西行至阿里的游客要注意,阿里之行往返4000公里,约15天,每辆车租金10000-17000元。出拉萨最后的加油点在拉孜,拉孜至狮泉河约1600公里没有加油站!转山(需时三天)转山必须带自己的食物,建议带即食面、香肠及朱古力,大金的干粮补给欠佳,最好在狮泉河或拉孜以前购买,饮用水则以净水丸或净水器"提炼";山上可供住宿的寺庙,也都提供热水和被铺。转山前应把没用而笨重的行李存放旅店,否则因负荷过重引至体力透支,在高山上会造成危险的后果。两间旅店门口每天清晨都有好些背夫等生意,一天收费60元,价格一定要谈清楚,先跟挑夫说清楚是按照天数来算,以防有的背夫半路撂挑子。沿途基本上都是沿着洒谷前行,河水非常干净,考虑到天气变化遇到下雨之类的问题,最好准备净水药片,水很冰凉,因此要次最好只喝一口,防止途中胃部着凉。在大金要留意自己的身体善,对转山一定要量力而为。要注意防止感冒。带上足够的长用药,感冒冲剂每天都喝。山路都很明显,但第一天入住的寺庙,由于距离小路200米远,要避免出错,离开入口“溪流与小桥”交汇处时,不妨过桥沿河西边走。整段山路介于海拔4,600-5,700米之间,第一天上路,会觉得比较辛苦,尤其下午山路逐渐倾斜,令人倍感气促。第二天的难度更大,一开始的山路倾斜度颇大,过完天葬场后坡度稍减,但随后上山的路,是全段最辛苦的部分,抵达这山口的玛尼堆时,待呼吸稍为顺畅后,不妨多拍些照片,因为这里就是整段远足路程的最高点了,神山冈仁波齐峰就在西边不远处。过了玛尼堆开始下山,到河谷后,路已变得很平坦,这时周围的河川风貌,又是另外一番景致。经过前两天的艰辛,第三天只是6公里平路,一般带导游的包车,都会在出口收费站接人,不然,要再走3公里才返回大金。第一天(26公里约10小时):大金往西行→5公里→入口(这里的竖旗澌场竖立了一柱20米高的风念经)→6公里→河边(河对岸山坡的寺庙可供住宿)→15公里→庙(住宿)第二天(22公里约8小时):庙→4公里→葬场→4→山坳玛尼堆(海拔5,700米)→4公里→河边→10公里→庙(住宿)第三天(9公里约5小时):庙→6公里→出口收费站→3公里→大金。注:山上天气变幻莫测,气温差异颇大,上山前应先了解天气情况。1、门票:转山是要收门票的,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2001年的时候价格已由2000年的10元涨到100元,而2002年是藏历的马年,转山的人会比平时多出许多,门票也许会再涨不少。2、转山时间:没有时间限制。但每年的四月十五日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成道、涅盘之日,此日的神山入口将举办玛尼旗更换仪式。藏传佛教认为此日转山功德高过平日,因此,这一天也将格外热闹。3、其他:在大金及转山途中,人员混杂,饮食最好用自己的金属餐盒。同时,转山时应注意环境卫生,应随身准备垃圾袋。[1] 重现远古西藏文明密码 · 《新华网》 · 2013-10-26 [引用日期2014-07-30]词条有帮助,感谢贡献者百度百科是免费编辑平台,无收费代编服务 | 详情目录TA说分享编辑
01-30 11:45
九寨沟黄龙
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地处岷山南段弓杆岭的东北侧,系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其覆盖的流域面积大约为642.97平方千米。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树正沟、则查洼沟、日则沟、扎如沟四个景点,以高原钙化湖群、钙化瀑群和钙化滩流等水景为主体,其水景规模巨,景型多,数量众,形态美,表局精和环境佳。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超过80%,藤本植物有38种,有74种国家保护珍稀植物。有陆栖脊椎动物122种,其中兽类21种,鸟类93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2017年8月8日的九寨沟地震中,保护区内的多处自然景区遭受重创。经过四年重建,于2021年9月28日重新开放。九寨沟国家自然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A种群的核心地和走廊带,具有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为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之一。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和美学旅游价值。九寨沟是以地质遗迹钙化湖泊、滩流、瀑布景观、岩溶水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地质公园,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1982年,该保护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4年,向公众正式开放。1992年12月,该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4年,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07年,该景区获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相关星图共59个词条共9个词条共15个词条共339个词条共10个词条共14个词条共15个词条词条图册历史沿革发现与考察千百年来,九寨沟隐藏在川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岭中,人类的活动显得微不足道。该区藏民几乎与世隔绝,过着自给自足的农牧生活。由于山高路远,九寨沟一向鲜为人知。1975年,国家农林渔业部的一个工作组对九寨沟进行了综合考察,并得出了“九寨沟不仅蕴藏了丰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优美风景区”的结论。同年,林学家吴中伦教授对九寨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他身临其境,感慨万千:“我曾到过欧美数国,也未见到有这样奇美的自然景色,必须很好保护起来”,他立即告知省林业厅并上书四川省政府。省林业厅立即行文南坪县林业局:“九寨沟则查洼、日则沟两百米以外才能砍伐”。这是林业部门保护九寨沟的最早措施。调查与保护1977年,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写出了《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报告》,建议将南坪县白河自然保护区扩建至九寨沟区域内。1978年8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提出了在九寨沟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必要性,引起了四川省委的高度重视。同年11月30日,有关部门下令停止在九寨沟采伐木材。同年12月15日,国务院以国发(1978)256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总局“关于加强大熊猫保护、驯养工作的报告”,批准建立南坪县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同年,国务院国发(1978)34号文件规定将九寨沟划为自然风景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620平方千米。1979年,进驻九寨沟的两个林场迁出。同年,根据四川省革命委员会“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通知”(川革发[1979]36号)文件精神,成立四川省南坪县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建设与开放1982年,国发(1982)136号文批准城乡建设环境等部门审定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请示的通知,把南坪九寨沟定为风景名胜区。1983年,“四川省南坪县九寨沟保护区管理所”更名为“四川南坪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同年,省政府以川府发(1983)168号文确定九寨沟自然保护和风景名胜由“四川南坪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统一管理,管理处级别为区科级,由南坪县直接领导。1984年,国务院以国发(1984)136号文件将九寨沟划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相应建立了南坪县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九寨沟正式对外开放。1985年,成立九寨沟旅游公司,对旅游行为进行统一管理。1987年1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87)24号文批准了九寨沟总体规划,风景区范围为720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为600平方千米。九寨沟的建设从此走上了正轨。目录70TA说分享编辑【百度APP-我的】
01-29 12:18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英语:Mount Qomolangma;藏语:ཇོ་མོ་གླང་མ་;尼泊尔语:सगरमाथा),简称珠峰,岩面高程8844.43米,雪面高程8848.86米,是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主峰,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边界上,位于东经86.9°,北纬27.9°,是一条近似东西向的弧形山系,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向亚欧大陆冲来,并最终撞上亚欧大陆,形成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边缘的冲撞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地区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珠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山体呈巨型金字塔状,地形极端险峻,雪线高度北坡为5800—6200米,南坡为5500—6100米。东北山脊、东南山脊和西山山脊中间夹着三大陡壁(北壁、东壁和西南壁),在这些山脊和峭壁之间又分布着548条大陆型冰川,总面积达1457.07平方千米,平均厚度达7260米。珠峰南北坡在7500米以下多冰雪,而北坡和西南坡在7500米以上多碎石。在海拔7500米的高度上,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是-36℃,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是-19℃。珠穆朗玛峰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包括河流、湖泊、冰川、冰缘、风沙等多种地貌类型及其复杂的现代地表形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1953年,由埃德蒙·希拉里、丹增首登。到1998年底,全世界有1054人登临珠峰。他们发现和开创了11条登山路线。最新新闻相关星图共5个词条共7个词条共10个词条共9个词条共14个词条共10个词条词条图册形成演变距今约3.6亿年前的远古时期,地球上仅存在两个超级大陆,北半球的劳亚大陆,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两者之间是广阔的古特提斯大洋。你们知道珠穆朗玛峰以前是海洋吗距今约3亿年前,随着板块运动,劳亚大陆一分为二,形成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冈瓦纳大陆彻底解体,其中的羌塘、拉萨地块渐渐漂移,跨过赤道最终加入北半球,形成今青藏高原的核心。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次大陆向亚欧大陆冲来,并最终撞上亚欧大陆,构成5亿年来地球最重要的造山运动。青藏高原剧烈抬升,形成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边缘的冲撞挤压,使喜马拉雅山地区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每100年上升7厘米。珠穆朗玛峰位置境域珠穆朗玛峰分布在中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国境内,其主要部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尼泊尔交接处,位于东经86.9°,北纬27.9°,是一条近似东西向的弧形山系,海拔8848.86米,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而顶峰位于中国境内。珠穆朗玛峰
01-28 11:23
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
赛里木湖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湖面海拔2071米,东西最长29.6公里,南北最宽25.7公里,面积458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赛里木湖景区共划分为环湖风光游览区域、草原游牧风情区域、生态景观保育区、天鹅及其他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原生态环境保持区等6个功能区。确定了赛里木湖中央核心部位水体、西海天鹅湿地草甸水体栖息地、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3块特级保护区。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2021年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示,拟确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赛里木湖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根据地理中国杂志与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赛里木湖之谜》及《干旱区地理》杂志资料:赛里木湖位于伊犁盆地谷地,是天山造山带中的山间盆地,与其直接邻接的南北构造单元分别为哈尔克——那拉提中、南天山板块间的早、中古生物带碰撞造山带(简称哈——那带)与科古琴——波罗特奴早、中古生代造山带(简称科——博带),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天山造山带中的伊犁——中天山微地块。综合现有研究资料可将赛里木湖区构造演化归纳为三个阶段:1、前震旦纪众多古老地块的拼合过程。至震旦纪主体开始形成统一的克拉通地块,普遍接受了以震旦纪冰碛岩和寒武纪初含磷岩系为代表的统一盖层沉积。赛里木湖卫星地图2、早、中古生代新疆板块的裂解和再拼合演化过程。从寒武纪中期开始裂解,到最后于晚石炭世末期,全部完成了复杂多样的大陆板块的扩张分离、俯冲碰撞的拼合历史,最终形成了新疆现今的基本大地构造格架,结束了早、中古生代多板块和陆地的分离拼合构造演化阶段,而进入同一的板内,即陆内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3、晚古生代至今的新疆陆内构造演化阶段。石炭纪之末,二叠纪之初,现今欧亚板块的雏形已经形成,新疆已成为这一全球性巨型板块的组成部分,但在它的南侧,还面临着先后古特提斯洋的封闭,新特提斯的打开与最终关闭和青藏高原的形成两期最终促成了构造陷落湖——赛里木湖。地理环境赛里木湖位于天山西段,准噶尔盆地西南端,湖区地处80°59′35″~81°22′17.5″E,44°29′37.4″~44°32′19″N。312国道沿傍湖岸而过,东距新疆博乐市100公里、阿拉山口150公里、奎屯市330公里、乌鲁木齐520公里,南距伊犁州府伊宁市160公里、霍尔果斯口岸86公里。
1
01-27 18:45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