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话难听是吧,艺术本无国界,但是有门槛,这些所谓的门槛往往不是艺术自身的难以解读,而是因为欣赏者自身的狭隘造成的,从音乐到舞蹈美术电影,那些真正美好的东西从不分种族信仰和国界,你听贝多芬是因为他是瞎子受到鼓舞吗,你听阿炳是因为他是瞎子让你想到万恶的旧社会吗,他们的作品广为流传,都是因为美懂吧。你们看不习惯的就大加讥讽,什么时候你成标准了,这事不可笑吗?至今我还因为看不懂毕加索而感到悲哀,你们喜欢什么无所谓,你们看不懂去踩才让人好笑
竹海风轻云淡,章子怡用大剑与杨交手,被大剑惯性带的身姿摇曳,十八班兵器行了个遍,举火烧天,力劈华山这种常见招式都能寻迹,谭盾大提琴抑扬顿挫,整部片带来的美学和传统武侠的震撼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当时正直武侠剧巅峰,满屏幕的扯淡台词动作,满天蹬腿飞四处爆炸,一人多粗几米长大木头挥来挥去,笑死。你们自己摒弃中国传统文化,自己看不懂不爱看,然后说人家拍给外国人,笑死。一部电影,尤其是文艺片,世界观美学观往往是导演个人体现的,好的东西流通在整个世界,比如上世纪80年代那些外国电影,老一辈都记得,你个看抗日神剧的,吃点细粮不习惯很正常
李安是东方人,从饮食男女到喜宴到卧虎藏龙,每一部都浸透中国传统文化。卧虎是标准的古语行文,这一点你体会不到吧?镜头拉远,长安城万家灯火,那灯火是火烛灯笼,那种晦暗幽深显得城市安静美好,火折子点亮灯笼,手指掐灭蜡烛,这都是古典武侠里常见情景,挑灯看剑,食指轻弹剑身,剑身龙吟发出铮的一声,那种震撼至今我无法忘记。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