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SSD的实际写入耐久差别不会太大,很大程度上和保修年限一样,就是厂商对一块盘售后成本的投入的反应。比如说,同样E16主控和紫光自封Intel颗粒的紫光P400,2TB只给了不到800 TBW,实际上和同主控、BiCS4颗粒的这盘不可能有TBW上那么大的写入差距。
在一堆e18等新主控混战的当下,我是真不懂一块不便宜的e16主控盘有什么竞争力,毕竟性能、发热、稳定性差的都不是一点半点
其实XT没有阉割通道数(比如2259和2259XT都是4 Channel),只不过每个Channel的CE从2259的8减到了2259XT的4,但是4 CE也能喂饱SATA带宽了,所以这方面对性能的影响并不大(59和59XT的顺序读写性能是一样的,只是随机读写性能有差)。
现在 usb 3.2 gen2*2 硬盘盒应该都是ASM2364主控,因为现在就这个一个可用的gen2*2主控,包括西数P50在内的盘用的都是它。小牌子乐扩、CyberSLIM 的盒子实际售价都在200以内,淘宝搜一下就有了。不过现在3.2gen2*2接口太少,大部分情况只能跑到3.2gen2的10g速度(包括连雷电3的情况)。但是等3.2gen2*2和usb4普及以后就能跑到20G速度了,这样和雷电3盒子的速度(22G)基本持平,价格还便宜一半(雷电3盒子基本都是400往上)。
现在200不到就可以买ASM2364(USB 3.2 Gen2x2)的盒子了,除非有信仰花这个钱是真的不值
有这种复杂需求还不如上可调节的平板支架+触摸副屏+触控笔了,虽然带起来麻烦一些,但是用习惯以后比单纯的副屏要舒服太多,用处也多很多,比如像平板一样竖屏看PDF。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