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件
不悲过去 非贪未来 心系当下 由此安详
注册11周年签到4215天
IP属地:江苏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什么实证都拿不出来,什么政策法规都没有认真了解,要无端揣测别人的数字是造出来的,真是可笑,诸葛丞相从未见过的人非你莫属。凭自己的臆想大放厥词,真不屑与你再辩,从此别过,后会无期!!

2017-08-06

国家建立医保体系的原因和初衷,你可以去了解一下,你一直认为医保是导致乱收费的原因,一再把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黑暗与乱象归咎于医保所带来,难道你忘了在医保实施前公费医疗的种种问题么?我也就呵呵了。至于劳动法,它第二条就写明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你选择性无视了我列举的其他人群,为什么?他们也属于医保可以覆盖的群体,但对于他们的相关规定条款,使用的是“可参加”,而非“必须”,你说的“没办法被强制购买”是说执法不到位喽?可笑。至于我一再强调“100和1000”,是要你拿出能证明你所说的增长幅度的证据,我能够证明你是错的,你能证明你的对的吗?说到现在了,我列举了政策、法规,以及你需要的数据,可是你拿出了什么?都是些你臆想的,一点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你还有什么资格站在这里对着医保说三道四指手划脚的?键盘侠,劝你评论一件事物的时候先要做做功课,要有起码的了解,半懂不懂的说辞只会让人耻笑。

2017-08-04

我一再说过,收费乱象是医疗机构的行为,并非因医保而生,连这个你都没搞懂,我真不知道我为何要与你争论到现在。另外,医保确确实实是非强制的,工厂、企业、事业、机关的从业人员,劳动法是规定需要参加五险一金的,但是小微企业的从业者和自谋职业人员、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是否参加医疗保险取决于自己个人,这个你不信可以去问一下当地的劳动部门。你可以怀疑我对医保的了解程度,这个是你的自由,但我所说的都有真凭实据。我说你信口雌黄是因为你根本拿不出事实依据却在那边说100与1000的事,医保虽然不完美,甚至离完美遥不可及,但你不能否认的是它在广大社会保险工作者的努力下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完善。

2017-08-03

我一直认为讲任何话都需要负责的,如果没有背后的数据支撑和对医保的了解,我也不会站在这里跟你讨论这个问题。为了确认记得的没错,我特地去翻了本地二十年的就诊数据,所以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因为医保对次均费用的控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人均费用增长幅度不大,而且从2012年左右起禁止社区静脉注射治疗后,人均费用还下降了。本地一级二级医院的门诊次均上涨了150%-310%左右,除了2003年非典和2011年本地政策有一个较大的调整,基本上是一个平缓增长的态势。住院次均上涨了85%-120%左右,基本也是一个平缓增长的形态。看上去增长幅度很大,但还远没有达到你说的100与1000的比例,更何况你别忘了这是二十年的数据,这二十年里大米和猪肉的价格如何?房价如何?我不知道你那边的医保是怎样的情况使你如此厌恶而不惜对它大肆诋毁,据我所知参加医保并不是强制行为,所以你觉得不好大可以不参加,但信口雌黄要不得。

2017-08-02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了解中国的医疗卫生行业,如果只是凭借自己个人的感观而妄加评论,是很不负责任的事。医生自身素质、药商追求利润而减少低价药的供给、病人自己迷信进口药,这些问题不能归咎于是医保带来的。医疗乱象不只是存在于中国,这个与是否有医保并没有必然联系,评介是否存在过度医疗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而且社会保障部门对医院执法是有诸多限制,卫生系统对医保的抵触是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有无医保的医疗费用差巨大”这句话你放在美国倒是非常的贴切,但是放在中国并不合适,如果你身边有移民到美加欧的朋友,不妨问他们一下。至于你所说的医疗费用剧增,如果你拿得出你们当地实施医保前后两年或是更多的对比数据,证明确有此事,那么我可以向你道歉。

2017-08-02

骤然提升?抱歉我并不觉得,有没有医保,医疗费用始终是在逐年提升的,这在卫生系统的数据库里有据可询。我个人是觉得医保的出现确实提升了整体医疗水平,推动了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前不能报销,病人负担不起,医生也只能用“望闻问切”的原始手段来给病人检查。而现在可以报销了,病人能够接受更好的诊疗服务,同样的肚子疼现在可以通过B超、内窥镜或者是CT来更快更准确的确认病情。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升,导致医疗费用的提升是必然的,现在回到我前面说的,你还愿意用20年前的收费水平来接受20年前的医疗服务么?如果你不愿意,那么请你回头看看你的言论,“以前自己掏100块钱治好的病,后面有了医保后要1000块才能治,然后报销70% 自己掏300对政府感恩戴德:幸亏有政府要不要多花七百块!“,是不是觉得很不负责任?

2017-08-02

你说的是比较理想化的,可是这违背了逐级转诊制度,异地就医的目的是方便病人就医,但又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2017-08-01

要求不高的话,宜家的沙发还是可以的。

2017-08-01

网销的部分品类,有促销时价格还是可以的。

2017-08-01

依你这么说,你宁可用以前的诊断技术、治疗手段来看病,以维持原来的收费水平?

2017-08-01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