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摩托车确实多了不少,但路上确实还是有一些不守规矩的。一般就是炸街的,在非机动车道疾驰而过的。感觉相当一部分还是为了酷炫,而不是真正为了通勤。相比摩托车,我觉得更应该大力发展和推动老头乐向Kcar方向进化,也就是类似五菱miniEV这种,甚至更小一点,这种车没啥扮酷耍帅的成分,完全是实用。摩托车毕竟是肉包铁,接送孩子也不见得比电动自行车和老头乐方便,解禁了也应该主要向电动化方向发展,毕竟电摩没法炸街。
所以要规范,而不是只约束啊。不允许,那路上的各色老头乐、三轮车就少了吗?本来也算合理的需求,非得搞得跟个皮肉产业一样,何况皮肉产业也禁绝不了啊。
修复是修复了,但从9月5号开始,积分基本上不了20,基本就10分左右,也不知道是京东云的锅还是移动的锅。
虽然用得很少,问题是没有又不行啊,应个急不能去借车租车吧。之前一年还能开1W,最近只能5000了,相比电车,总花费还是少很多。我的意思是,每年里程少于2W,整个生命周期都省的油费都省不回差价(含折旧插件)。其实不光是我,我身边很多人一年都开不到2W,买电动车主要是为了应对限号。
我觉得作者写的还行啊,因为我自己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观点,没想到反对的人这么多。第一,同配置车价差7-8W,这钱够跑12W公里了,问题是我一年开不到5000公里,12W的开24年。第二,续航短有里程焦虑,而增加历程主要是以增加重量为代价,这种设计理念和逻辑很奇怪。所以对我来说值得买的应该是miniev、小蚂蚁这种,用于城市代步的车。当然,如果每年行驶里程2W+,日常使用里程3、400以内考虑电车还是不错的,。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