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13周年签到1天
IP属地:浙江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SMZDM给套了一层不知道啥链接之后就很难打开了…… 直接去官网就可以找到 XPS 13 Developer Edition

2015-06-07

小编不算运费的么?加上运费差不多¥1500,性价比不咋地吧……

2015-01-29

奶酪口味…… 这个所谓的全脂牛奶是不是也有特殊加工啊?

2014-03-16

你仍然在纠结三星的利润…… 利润是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无论三星还是苹果,不是他们想赚这么多就能赚这么多的。EVO 250G和120G稳居美国亚马逊内置SSD销量榜前两位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就是支撑其利润的前提。

『纯硬件性能缩水一半』,这个没有依据也没有意义,专业的评测(包括实景测试)数据表明了其最终性能的高下;『寿命缩水80%』,这个就像当年的CPU超频损耗论一样,对家用环境而言只是危言耸听,我前面的回复已经驳斥过了,不再赘述;『性能拉到了接近MLC的水平』,MLC只代表闪存的介质和表现,SSD的最终性能取决于很多因素。

你的论断都没有论据支撑,而且带有太强的主观色彩。在你举出具体论据支撑前,我不会再继续这种无谓的辩论了。

2014-02-09

大部分的专业评测都不只是单单看理论评测工具的得分,还结合实际日用软件运行效能的,EVO并不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跑分高,而是整体占优。真正让TurboWrite失效的场景(连续写超过3G的数据)反倒是一些日常使用中很少出现的『特定条件』,所以我个人认为TurboWrite的技术创新对普通家用场景下是非常有意义的。

数据丢失的隐患不知道从何推知?SLC的寿命显然大幅度高过TLC和MLC,三星公布的EVO指标中提到用于TurboWrite的SLC寿命至少5w周期,是主存储TLC的2500周期的20倍,这个比例与两者的容量比40只相差一半,理论上并不会产生数据丢失的隐患。

而你提到的『写入放大高』,我不清楚是什么含义。

2014-02-09

你提到的这个出现大量坏块的测试,能否分享一下来源网址?我在网上看到的几个理论评估,按照家用级别的读写符合,2500cycle基本上能用几十年了。

2014-02-09

你指的作弊模式就是TurboWrite吧。如果有一种『作弊』能把无论在理论性能测试,还是实景性能测试中都能有上佳的表现,那我情愿被他作弊,因为取得高性能的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实际使用带来了效率提升。
回到严谨的讨论上,我认为TurboWrite是一个很不错的技术创新,它既没有像RAPID那样占用主机内存,也没有仅仅在某些理论测试中表现更佳。SSD的性能表现是一个系统工程,结合了主控、闪存、固件、驱动及优化软件,无论哪一环能为最终性能创造价值,我认为都是应当得到尊重的。不要只盯着闪存一个环节看性能。

2014-02-09

性价比是讲的是最终的(广义)性能表现,不是成本。要用成本看性价比,那奥迪奔驰岂不都不配谈性价比了?退一步说,就算要比较成本,也不能简单的看物料成本,主控算法、辅助技术都是需要研发成本的,如果只看物料,你让Apple情何以堪啊……

2014-02-09

我是个实用主义者,在乎的是最终的性价比,管它TLC还是MLC。另外,我也没有民族主义情怀,只在乎产品的好坏,管它日韩还是欧美。

2014-02-09

买120G这种小容量SSD的用户,显然是用于系统和应用盘,写入超过3G的机会实在少之又少。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讲,EVO的TurboWrite技术确实做到了比MLC更快(相当于SLC的性能)。

2014-02-09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