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方面,大致分为屏像素响应延迟
<顺便提醒一下,LM315WR2系列屏模组四边边框和背面的固定孔位不同于LM315WR1系列,配外壳时请留意。)
总体说来,真货假货不说,要在细心的兼顾到各类技术参数的同时DIY一台理想的显示器,就已经十分费神,我前两周几乎全部的空闲时间都花在这上面,省钱和省心是不能两全的。
更细心、更耐心、更独立,结果就会更满意,祝大家好运!
我在上车前承蒙总司机的指教,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去找资料查参数、问研发、问销售,排摸各种坑,到今天收尾搞定,也算是消除了一个心结。
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作者力荐的原厂驱动板,对于打算购买LM315WR1-SSB1屏模组的DIYer来说,毫无疑问是最优的,但对于打算采用LM315WR1-SSB2甚至LM315WR2-SSA1的DIYer来说,则未必了,因为WR1-SSB2的标准亮度从SSB1的350提升到400,对应的背光驱动电流和就不同了,电流和亮度的线性关系变了,更别说WR2-SSA1标准亮度提升到了450<号称支持HDR 600),背光的排列也变更了,这些参数的变动是LG在调试32UD99的原厂驱动板时无法预知的,也就是说,原厂驱动板在匹配WR1-SSB1之后更新型号的屏模组时,只会把它们当作WR1-SSB1来驱动,也就无法完全发挥新型号屏的特性和优势,除非LG针对新屏的参数更新32UD99驱动板的软件<无异于天方夜谭),所以在使用32UD99原厂驱动板搭配WR1-SSB1之后型号的屏模组的场合下,在发挥其特性方面,刻舟求剑的原厂驱动板就不占优势了。校色可以通过专业设备自行完成,无需操心。
@没有校区的总司机 下周开始有空了,打算参考你分享的经历、尝试拼一台LM315WR2-SSA1面板的方案,有劳指教一下,按键线(带板>是那种原厂单键拨动的么?谢谢。
没错,整理之后的结果,是把同一个文件的数据集中到一块连续存储空间,很大概率会集中在一或两个片选信号(通道)控制的芯片上,导致读写不能充分利用多通道的优势,对于SSD来说,即使整理成一个连续区块,其自身的磨损均衡算法还是会持续动态的分布式迁移数据,最终还是趋于碎片化的,反而有利于多通道的优势发挥。
年味主要是一类童趣,在我们小时候懵懂、无忧无虑的状态下,年节时吃喝玩乐的开心所留下的印记,大概对所有人而言,距离无忧无虑越远,也就觉得年味越淡,直到晚年得以安享时找回。
祝愿大家岁岁年有味,年年岁有余!猪年行运!
诶? 我刚试了一下,Contact Us选完订单和问题,点Chat后跳出的小窗口就是Start a Live Chat,直接填写一句简短概括,点Start Chat就接入人工交谈了。xD
我前几天也在和美亚客服拉锯,但没有及其对话,点Contact us后选择订单和对应的问题,直接转人工客服chat了。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