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5发布对其他厂商影响最小的大概就是徕卡了。你af再牛*,我真正的摄影永远黄斑;你防抖再牛*,我真正的摄影不防抖;你视频规格再牛*,我真正的摄影没有视频功能。有意思的是用了徕卡以后,对r5这种正常的性能机器完全没兴趣了。徕卡很贵性价比很低机身性能也相当普通,因此很多人认为徕卡只能装*,实际上其产品综合体验在业内是独一无二的。m并不好用,但足够有趣。
当时写的时候忘了 18-135的问题在于较竞品太重了,佳能的18-150只有300g,索尼18-105恒定f4电动变焦也才400g,而18-135接近500g了。同时在这个重量下又没有达到甩开竞品的画质,所以才会这么冷门吧。不过对于现在3k左右的价位,我觉得还是比5k的1680性价比高一些。总得来说大部分人都会去买更便宜更轻光圈更大的1855。
这年头一台机想真香,要么足够便宜搞降维打击(rp>,要么足够独特走风骚路线(xpro3,xt3>,要么参数爆表性能超群(a7r4>,要么足够奢侈足够情怀(m10>。这些相机不挑发布时间,无论什么时候发都能吸引消费者。而恰恰所谓的水桶机均衡机中端机(a7m3,z6,d780>,不仅面临着高端机降价的压迫(850,a7r3>,还面临着入门机价格疯狂下探的威胁(rp>。a7m3走红完全是在时间节点(18年2月>赶上无反崛起并且发售价相对合理(那时候r3还要2w+>,并且当时市面上同价位没有竞品(模糊记得那时候同价位就是d810和6d2之类>。d780是好机,如果在17甚至18年出来一定横扫单反中端市场(把5d4按在地上摩擦>,但在单反大势已去的20年,并且市面上同价位甚至更低价位已经有无数台真香机(a7m3,z6,xt3,rp>,只能说是生不逢时,最后只能靠价格血崩换量。现在的尼康就像七折豹八折凯,不降价很少人会直接充值,都等着价崩。反观尼康产品线也缺乏特色,佳能有超规格镜头,有够便宜的rp,有网红g7x,富士有胶片模拟复古外观,索尼有核心科技cmos,而这三家恰恰是大环境没落下日子过得相对舒服的。在这个时代没有特色的厂商太难了,而尼康把最有特色的dl1850一刀砍了。尼康很执着,总是做最厚道的产品,最垃圾的决策。老尼从诞生起就是这个性格,也是老尼的命数。。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