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是一体的,体积上的确可以略压缩;后者本来就非常小,性能已经够强了,和其他更小幅面的EVIL中端机就是一个大小,但问题是作为一个FF可换镜系统,镜头群的体积是没有办法压缩的,光学上你没路子作弊啊,大家都用规格差不多的镜头,和同幅面的其他方案都是一回事了。
小巧便携啦,只是无反早年的小宣传卖点而已(所谓的“微”),现在就别信这个了,作为一个系统,其实都一样。还是要多想想,去除了反光板,究竟有哪些好处,这才是更重要的。。
这个当然,你说的这个是一切路线中最没技术含量的,不过这也不是啥坏事,毕竟可以提供更舒适的握感,散热也会更好,又迎合了那些从DSLR过渡来的人,好比松下就都留着GX和G系,一个旁轴一个单反造型,虽然功能没啥大的差异。只不过这些机身差异相对镜头群其实都不算啥,光学限制摆在那里,无从突破的,哪天突破了,那个可以算真正的业界炸弹,第一号里程碑。
不好意思,不是干这行的,拍这个对画质没啥大的要求吧,主要都讲究布光和镜头,而且还需要大景深吧。我现在如果拍小玩意,直接就是用手里松下机身,通过4K视频的截图机内直接全景深合成,几秒种一张片子就好了。。。
机身只要功能和特性丰富,根本不可能做小(见M43旗舰系),要小的话根本没技术含量,各种功能缩水就成,参见早期NEX和GM1,小幅面换来的是更小的配套镜头群。至于赚长焦本来就是赚像素密度,实则64-80mp的135机器厂商可以随意出,甚至更高就可以,无非把现成的M43组合起来就成了,只不过那时候的per-pixel level画质(100%)表现就是现在M43的水平而已。
并且这样的机器,对于镜头和机内处理器能力的要求都是相当苛刻的,毫无存在的必要。。。
你说的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那表明很多功能你用不到也不需要,自然纯粹成为冗余和摆设,本质上你根本就是这台机器的目标用户人群,你当然没必要选它不是?
问题是nikon又没剥夺你的选择权,APS和FF有的是机器给你选。
看不懂我的话么,你如果觉得纯静态画质最重要,那随便你去买哪台FF,当然还有富、宾们等着你,我又没拦你。我一再强调的只是静态画质只是一台相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D500目前的性能没啥对不起这个价格,如果对比它的peer机型。当然了,如果普通用户,本来就不是其目标人群,到头来根本用不到这些东西,那的确是浪费,但这是另一个范畴的事情。
至于什么车辆类比,我觉得根本不需要摆出来,类比是很糟糕的说理方式,观点是什么,本来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情。
要便宜有四位数3、5开头的机器,要多少有多少,纯静态画质不过就是价格组成的一部分而已,值什么钱?机身特性功能难道不要钱么,XT2、A6500、GH5、EM1mk2这些同档次的机器是不是都是白菜价?
如果只为了要一块FF,大可以去买D610、6D、A7了。。。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