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件
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10周年签到3403天
IP属地:广东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器材党又一如既往没忍住购入EM13
去年买了奥林巴斯的EM53,小巧的机身确实很讨好,防抖和各种机内合成功能很实用,搭配12-45Pro的套头,微距也有了,关键是轻便,颜值也在线。我以为自己不会在M4/3上投入太多了,毕竟还有索尼和富士在用,然而我对自己的了解还是不够。另一个原因是,偶尔拍拍家人,EM53的对焦确实不行,于是寻思升级一下机身。就这样,购入了EM13,OM1实在没勇气去买,确实有点贵。回到对焦性能这个核心问题上,先上结论,EM13的人脸和人眼识别是可用的,比不上索尼三四代机器,但比富士X-s10要好。纸上参数网上都有,我只是个器材党,不会拍照不懂摄影,哪个手机都比我拍得好看,所以只讨论性能。本人的确买过并长期用过索尼A7r2,A7m3,A7C,A7m4,富士X-E3,X-pro2,X-T30一代,X-E4,X-S10,X100v,佳能M50一代,理光GR1和GR3,有些也晒过单,虽然有些器材已经卖掉了,但对器材的性能还是有直观和直接的了解。EM13的握持感非常好,我没用过一代和二代,这个手柄虽然不是很厚但很深,机身500克左右,握在手里还是足够舒服的。还买了俗称光学奇迹的12-100 Pro,这个镜头接近600克,焦段刚好跟手里的rx100m6重复,出门需要取舍。机身虽然产自越南,但做工扎实,对比起来理光GR3简直不像同一个世纪同一个地方的产物。我知道很多人鄙视M4/3,确实奥之心的PRO定焦头是太贵,特别是1.2光圈那些,同时近几年出的机身也贵,但为什么要跟全画幅比虚化能力呢?我一直不理解。个人也不推荐买1.2那几个头,要浅景深的话还是需要更大画幅。如果是为了出行,变焦才是最优选择,而M4/3的变焦比起全幅确实轻便不少,加上各种机内合成功能和傲视群雄的防抖、机内ND,手持拍个海上流云什么的不在话下。EM13搭配12-100差不多足够买个A7m4加套头了,对大部分人来说肯定推荐后者。清楚需求的,或者普通玩玩,M4/3系统1.7/1.8的定焦头和12-45,12-40还是很推荐的,准备买一两个便宜的定焦玩玩。
2023-02-21
人生第一个M4/3镜头
本人器材党、键摄。EM5三代机身到手后,考虑了几天在日亚购入了75-300二代,无非是想试一下等效600mm焦距的廉价方案,毕竟从来没用过这么长焦距的镜头,系统提示大概国庆假期后能送到。之后在等待过程中有点手痒,入手了12-45Pro。虽然大部分人推荐12-40 pro,但这个头重量达到380克,12-45Pro才250克,虚化什么我也不在乎,毕竟还有其它系统。而且,玩相机这么多年,早就脱离了大光圈的趣味,即使1.4的头,也至少拧到2.8以上,平时35mm的头和X100V习惯用5.6的光圈。因此,就选择了12-45Pro。选择这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试试EM5三代的景深合成拍微距,这个镜头全程0.25放大倍率,要知道这是M4/3系统。镜头手感极佳,小蓝圈低调内敛,金属触感一流,变焦阻尼适中,搭配EM5机身十分协调,整体重量大约600克,对比手里的索尼24-70 F2.8,重量和体积差异巨大,虽然效果没什么可比性。EM5三代机身是越看越好看,电子取景器宽大明亮,只是液晶屏幕看起来有点过饱和。 之前因为GR3的原因,对越南制造确实抱有成见,所以也有点担心越南产的奥林巴斯机身和镜头是否也有类似问题,幸好暂时没发现。相反,这机身契合度很高,贴钢化膜后竟然无法将液晶屏正常合上,要不就不贴膜。 现在很少外拍了,可能以后会卖掉24-70/2.8。
3
2022-09-21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