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好神秘,什么都没有留下。
注册11周年签到1天
IP属地:未知

芝麻信用评估

芝麻信用评分是合法独立的信用评估及信用管理机构,授权后得到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好

至少96年重庆大众都已经“不吃小面不自在”了,你跟我说2000年后才大行其道?事实上,早在小面还只卖1角6分钱的时候就已经大行其道了,估计你没吃过。还有,你觉得你的论据是基于事实,可惜这“事实”没有得到除你之外的其他人的认可,比如我就不认可,不然请你找一个除你之外认可你这种说法的例子出来看看。而我的观点,不仅作家认可,编辑、读者们都认可。谁比较有说服力,显而易见。其次,你提到小面与其他小吃的成本都在上涨,导致某些小吃“消失”,我们暂且不讨论是否真的消失了,只请问你导致某些小吃“消失”的原因究竟是成本上涨还是被小面霸占?某些小吃成本上涨了,做不下去了,小面成本上涨,但仍然广受喜爱,所以做下来了,所以就推出小面霸占了其他小吃的份额?我怎么感觉小面比窦娥还冤,忍不住为它鞠一把同情之泪。

2017-08-24

你的评论很清楚,换言之,也就是你的观点很明确,但你没有论据来支撑你的观点,那你写得再明确的观点也只是镜花水月。

2017-08-24

我也再说一遍,早在2000年前,小面就已经扩张到让重庆人“不吃小面不自在”的地步了,而不是你所说的什么2000年之后才大量扩张。并且,我举出了实例来佐证我的观点,请问你“2000年之后才兴起”,不,“才扩张”的说法,有什么例证?还是仅仅只出于你那没有说服力的“个人感觉”?还有,豆腐脑、羊肉米线、灯影牛肉这些东西,除了米线跟小面能同属主食之外,豆腐脑和灯影牛肉都属于零嘴,说小面扩张挤占了它们的份额,会不会太无稽了?还有现在没看到豆腐脑和灯影牛肉了吗?只能说我没有瞎。

2017-08-24

nano有个功能叫:音频交叉渐变,可以让上、下首歌曲无缝连接。没有了曲与曲之间的空隙,跑起步来一气呵成,不会散劲,是个很棒的的功能。

2017-08-21

吃苦和防护、和爱美之间有什么矛盾冲突?军训能加强纪律性,挑战忍耐力和体力的极限,所以就应该被晒黑晒伤晒爆皮?你觉得晒黑点没事,所以我就不能涂着防晒或者化着美美的妆在太阳底下站军姿?

2017-08-20

很简单的东西,可以在家做。

2017-07-31

首先,我说的是“我小时候就有很多小面馆了”,意思就是那个时候小面就已经很时兴了。94或95年《重庆晨报》文学副刊出了本文集叫《重庆十八怪》,当中一篇叫《不吃小面不自在》的文章,就讲述了小面在重庆人生活中占据的不可替代的位置。作者莫怀戚,当时是重师中文系教授。其次,你说成本上涨使“很多小吃被小面霸占”,说得好像小面成本没有上涨一样。我倒觉得小面能存活至今,是胜在它简便快捷味道好,还能饱腹,适应了快节奏的生活。而其他小吃被淘汰也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这也要怪到“被小面霸占”上,是不是有点牵强?最后,哪些小吃被小面霸占以至于消失了?愿闻其详。

2017-07-31

住家大瓶附近,大众碗杂一般般,花市碗杂是真的好吃,但只有总店。

2017-07-30

宽面不是韭叶好不好。韭叶比宽面细,宽面差不多有韭叶的两倍宽。

2017-07-30

小面都是2000年以后才兴起的?40年土著表示,至少我7、8岁时,也就是八几年,就已经有很多小面馆了。记得当时家附近有个店叫“清雅小面馆”,味道不错,常奉父亲大人之命去端二两回来。而且,夏天藤藤菜,冬天莴笋、包包白都是标配,并且很多人,比如我就不喜欢吃莴笋打底,带苦味。

2017-07-30
社区达人榜 查看更多

小提示

您确定删除该评论吗?

关注数量超出限制,
请先删除部分内容再尝试